菩萨蛮(其六)雪楼赏牡丹席上用杨民瞻韵

红牙签上群仙格。翠罗盖底倾城色。和雨泪阑干。

沈香亭北看。东风休放去。怕有流莺诉。

试问赏花人。晓妆匀未匀。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华丽而感伤的画面。"红牙签上群仙格"以瑰丽的意象比喻牡丹花的艳丽,仿佛仙子般的姿态。"翠罗盖底倾城色"进一步形容牡丹盛开时的华美,如同覆盖着翠绿色罗伞的绝色佳人。"和雨泪阑干"则带出一种凄美的情境,暗示着花儿在雨中带着泪珠,可能寓意着花期将尽或人事无常。

"沈香亭北看"让人联想到唐朝的名胜之地,诗人在此欣赏牡丹,可能寓含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东风休放去"表达了词人对春光易逝的忧虑,担心东风带走牡丹,使之凋零。"怕有流莺诉"借流莺之口,表达对牡丹命运的关切,似乎担心它们会向词人诉说花事的哀愁。

最后两句"试问赏花人,晓妆匀未匀",词人以询问的姿态,想象赏花之人是否还在为清晨的牡丹精心打扮,这既是对牡丹的怜惜,也是对自己未能长久停留欣赏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对牡丹的深情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深沉,意境优美。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其三)

功名饱听儿童说。看公两眼明如月。万里勒燕然。

老人书一编。玉阶方寸地。好趁风云会。

他日赤松游。依然万户侯。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五)送曹君之庄所

人间岁月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圣处一灯传,工夫萤雪边。

麴生风味恶,辜负西窗约。沙岸片帆开,寄书无雁来。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三)双韵赋摘阮

阮琴斜挂香罗绶。玉纤初试琵琶手。桐叶雨声乾。

真珠落玉盘。朱弦调未惯。笑倩春风伴。

莫作别离声。且听双凤鸣。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和夏中玉

与君欲赴西楼约。西楼风急征衫薄。且莫上兰舟。

怕人清泪流。临风横玉管。声散江天满。

一夜旅中愁。蛩吟不忍休。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