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闲居(其六)

乞归君已见,削迹我何求。

交态疏能变,时名久自休。

中原来病色,万里入春愁。

不是忘机客,还惊海上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春日闲居(其六)》。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的向往之情。

首句“乞归君已见”,诗人向君主请求辞官归隐的愿望已经得到了回应,透露出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接着,“削迹我何求”一句,诗人进一步强调自己不再追求任何功名利禄,已经达到了心灵上的解脱。

“交态疏能变,时名久自休”两句,诗人通过描述人际关系的淡薄和时间的流逝,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变得疏远,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名利都会逐渐消逝,这让他更加坚定地选择了归隐的生活方式。

“中原来病色,万里入春愁”描绘了诗人对中原地区病态社会的忧虑,以及对远方万里之外春愁的感慨。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

最后,“不是忘机客,还惊海上鸥”一句,诗人自比为不为世俗所动的隐士,却担心自己的存在会打扰到海上的鸥鸟。这一比喻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谨慎,生怕自己的归隐生活影响到周围的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春日闲居(其七)

结舌论文地,甘心养拙年。

朱门人自老,白雪调空传。

世路蓬蒿外,浮名燕雀前。

中原二三子,夙昔共周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春日闲居(其八)

病起独登台,春光万里来。

浮沉还我辈,俯仰见人才。

华发风尘过,青山雨雪开。

浮云堪倚杖,落日好衔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春日闲居(其九)

漂零唯浊酒,落拓总狂生。

彭泽差闻道,高阳横得名。

罢来诗惨淡,卧久兴凄清。

日对春湖色,潺湲懒濯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春日闲居(其十)

五柳㟙湖滨,先生隐是真。

文章堪侧目,潦倒竟全身。

何必论交地,长须纵酒人。

即令东蹈海,断不混风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