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奎上人

青云覆层巘,一径入幽林。

山中夜来雨,不知双涧深。

上人春讲罢,蹑履纵幽寻。

寄谢岩头月,还同永夜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林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僧侣生活之间的和谐交融。首句“青云覆层巘”以青云覆盖高山,营造出一种高远而又神秘的氛围,暗示了山林的辽阔与深邃。接着,“一径入幽林”则将读者引入一个更为私密、静谧的世界,仿佛是通往内心深处的一条隐秘小径。

“山中夜来雨,不知双涧深”两句,通过夜雨和双涧的描写,不仅渲染了山林夜晚的静谧与湿润,也暗喻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变化无常。雨水滋润着大地,使得山涧更深邃,更富有生命力。

“上人春讲罢,蹑履纵幽寻”描绘了一位僧人结束讲经后,轻步踏入山林,自由地探索自然之美的场景。这里的“上人”指的是僧人,而“春讲罢”则表明了时间背景,即春季结束后的宁静时刻。僧人的行为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亲近,同时也反映了其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寄谢岩头月,还同永夜吟”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的赞美与对僧人生活的理解与共鸣。月光如水,照亮了山间的道路,也照亮了僧人的心灵。这不仅是对月夜美景的描绘,也是对僧人精神世界的投射,暗示了他们在寂静中寻找心灵慰藉的过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美好祝愿。它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的诗篇,也是一曲对僧侣精神追求的颂歌。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古四首(其一)

客从南海来,遗我明月珠。

感君绸缪意,繫在红罗襦。

罗襦不可解,中情不可改。

月以明妾心,珠以结君爱。

谁言道路长,咫尺隔光采。

形式: 古风

拟古四首(其二)

幽兰生江皋,锐叶一何好。

临流掇其英,持以寄远道。

纫为君子佩,玩之慰中抱。

毋令比萧艾,寂寞委秋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拟古四首(其三)

晨出北郭门,遥见一抔土。

借问谁家田,云是前人墓。

青松夹道生,薤叶披朝露。

寂寂蒿莱下,但见狐与兔。

阴阳无停机,谁能识其故。

形式: 古风

拟古四首(其四)

南山青桂枝,奄忽易生蠹。

荣悴更相共,去来同旦暮。

秦皇与汉武,千载终不悟。

为乐当及时,弃置贫与富。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