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绿槐蝉咽午阴趖,残梦尚婆娑。

不是爱婆娑,这几日、风多雨多。

迎凉散带,销忧击柱,醉醒一行窝。揽镜意蹉跎。

叹白发催人几何。

形式: 词牌: 太常引

鉴赏

这首《太常引》由清代词人王鹏运作,描绘了一幅夏日午后,绿槐之下蝉鸣声声,午后的阴凉中,诗人似乎正从残梦中醒来,梦境中的景象依然在眼前摇曳不定。这并非单纯对梦境的留恋,而是对近期风雨交加、天气多变的感慨。

词中“不是爱婆娑”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并非单纯喜爱这种景象,而是借以抒发对时局或个人境遇的忧虑。接下来,“这几日、风多雨多”则直接点明了外界环境的变化,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动荡不安。

“迎凉散带,销忧击柱,醉醒一行窝”三句,通过一系列动作和状态的描述,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复杂心情:在凉爽的空气中散步以求解脱忧愁,击打柱子以排遣内心的烦闷,而醉酒后又清醒过来,陷入更深的沉思之中。这一系列行为反映了诗人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应对生活中的压力与困扰,但最终仍感无力。

最后,“揽镜意蹉跎。叹白发催人几何”两句,诗人通过照镜子的动作,感叹时光流逝之快,岁月不待人,白发已生,青春不再。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个人衰老的无奈,也暗含了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慨。

整体而言,《太常引》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个人境遇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43)

王鹏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一字幼霞,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 字:佑遐
  • 籍贯:中年自号半塘老
  • 生卒年:1849—1904

相关古诗词

塞翁吟

万木酣风处,空际暮色萧森。暗雨气,小楼阴。

听高下蝉吟。雷声忽送千山响,惊破众窍如喑。

看一霎、断云沈。卷舒本无心。清琴。

商歌歇,苔痕细数,香径渺、前游重寻。

任逐热、长安褦襶,自高卧、世觅羲皇,散发抽簪。

浓雰未解,望里悬知,犹郁疏襟。

形式: 词牌: 塞翁吟

醉花阴.姬人抱贤嗜诵宋元人小词,夏夜灯火不可亲,偃卧北窗,令回环循诵,时复入听,亦迎凉幽致也

卧听清吟销篆缕,抵得红箫否。

香挹素馨微,方曲疏帘,不辨凉生处。

老懒心情浑漫与,剩订花閒谱,学道未应妨,笑问维摩,可是朝华误。

形式: 词牌: 醉花阴

水龙吟.戊戌小除立己亥春梦湘同作

岁寒禁惯冰霜,隔年翻讶春何早。

锦幡飐处,玉梅香里,酹春一笑。

春遣侬愁,侬将春负,闷怀丁倒。

算重城烟景,花明柳媚,原未觉,繁华少。

大块文章谁假,占春先、翠蛾儿闹。

番风无赖,催完芳信,便催人老。

金埒游情,玉壶吟思,莫教閒了。

看忘情彩胜,盈盈弄影,向钗梁袅。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东风第一枝.己亥人日社集四印斋,赋得人日题诗寄草堂

句占花先,春归雁后,消凝岁事如许。

绝怜开宝诗人,感时几萦别绪。

多情梅柳,似解惜、城南幽旅。

忆彩笺、迸泪题残,顿触乱愁千缕。

醉醒里、盛年暗度,歌哭外、旧游何处。

已拚书剑飘零,老怀倦裁秀句。

天閒一我,更愧尔、高三十五。

只小窗、慵梦桥西,约略岁朝吟趣。

形式: 词牌: 东风第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