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异珠有九曲,此洞实堪比。
天以洞作珠,人以身作蚁。
岂有线系腰,从者若衔尾。
石怪扪始知,土腻欲粘指。
忽漏一罅光,仰面豁然喜。
天大等盘盂,日小如桃李。
谁知滨海山,奇绝有如此。
这首明代胡梅的《游九曲环珠洞》描绘了诗人游历一处奇特洞穴的所见所感。诗中以"异珠有九曲"起笔,将洞穴比喻为珍贵的明珠,曲折蜿蜒,引人入胜。诗人把自己和同伴比作蚂蚁,形象地写出人在洞中的渺小与探索的趣味。
"天以洞作珠,人以身作蚁",这种对比表达了自然的宏大与人的微小,也寓含了对造物者的敬畏。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洞内的奇特景象,如"石怪扪始知",暗示洞中的石头形态各异,令人惊奇;"土腻欲粘指"则写出洞壁的湿润和质感。
"忽漏一罅光"是洞中转折点,光线透入,带来惊喜,诗人的情绪也随之开朗。他惊叹于洞口之大,仿佛天宇如盘盂,阳光如桃李般明媚,揭示了洞穴内外天地之别。最后,诗人感慨这滨海之地竟有如此奇绝的山洞,流露出对大自然奇妙景观的赞叹。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九曲环珠洞的神秘与壮丽,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不详
明代。善画山水,以清远自奇,与王显并为一时名手
支遁长松见者稀,松边刚试薜萝衣。
随来独鹤相依久,几度开笼不肯飞。
道人近住支公古松下,梦与支公臂常把。
所谈惟有《秋水篇》,所见即是当年马。
将醒未醒闻马嘶,枕席才离眼复迷。
来参法席谈奇梦,影乱朝霞众已齐。
天花几散莲花顶,师即支公师未省。
丹青老手乏神通,难画松间梦时景。
日暮辞归乏笋舆,松花满脚路忘迂。
负来斗粟施香积,此是贫家明月珠。
细雨春风花落时,金华腊酒解酴醾。
当垆少妇知留客,不动朱唇动翠眉。
凉风四起秋云急,门巷萧森鸟雀飞。
黄叶年年惊岁晚,沧江日日待人归。
经时茅屋淹行李,一系扁舟换客衣。
回首昔曾悲故国,于今临眺意多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