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庞尚鹏对友人曾元山台长谪居光孝寺时所作的赠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其才华的肯定。
首联“扶桑万里挂蓬弧,休道头颅非故吾”,以“扶桑”象征远方,描绘了友人远谪他乡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身份和精神的认同,暗示即使身处异地,其本质并未改变。
颔联“梵宇坐令生慧日,法垣重拟借良谟”,赞美友人在寺庙中的智慧与修为,以及其在佛法上的深厚造诣,同时预示友人将借助高深的智慧和策略,解决面临的困难。
颈联“皂囊谏草曾私淑,白马风裁孰与俱”,提到友人过去曾有过谏言的实践,表现了其忠诚与正直的品质;“白马风裁”则比喻友人的风度和才情,暗示了友人与他人的不同之处。
尾联“当宁求贤频侧席,徵书应见下尧衢”,表达了朝廷对贤才的渴望,以及期待友人能被召回或得到更好的职位,体现了对友人才能的认可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其才华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发展的美好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