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参楼和老杜韵

僻懒便幽处,江湖称隐心。

地偏欣改观,楼豁喜初临。

暖日低轻帽,良朋接短襟。

潮声全有韵,帆影半回阴。

翠麓添重色,鲈风出浅林。

屿头烟瘴远,沙觜浪痕深。

寂静云归壑,瓓珊月近参。

人家已鼾睡,渔父尚讴吟。

造化由来久,周回忽见今。

爱他斜日照,颠倒数山沈。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翻译

我喜好偏僻安静的地方,以江湖生活寄托隐逸之心。
身处偏远之地,景色焕然一新,初次登楼心情愉悦。
温暖阳光低垂,轻轻拂过我的帽子,好友相聚,畅谈甚欢。
潮水声富有节奏,帆影在半阴半晴中摇曳。
青山增色,湖面微风吹过浅林带来鲈鱼的香气。
远处岛屿笼罩在薄雾中,沙滩边浪花深深印痕。
宁静中云朵归于山谷,明亮的月光接近参宿星象。
村民们已沉睡,唯有渔夫还在吟唱。
大自然的奥秘长久存在,此刻我环顾四周,感叹时光流转。
我喜爱夕阳斜照,山峦在光影中若隐若现,如梦如幻。

注释

僻懒:偏僻懒散。
幽处:安静的地方。
江湖:泛指世间。
隐心:隐士之心。
地偏:偏远之地。
欣改观:感到新奇。
楼豁:楼阁开阔。
初临:初次登楼。
暖日:温暖的阳光。
轻帽:轻便的帽子。
良朋:好友。
短襟:短衣襟。
潮声全有韵:潮水声富有节奏。
帆影:船帆的影子。
半回阴:半明半暗。
翠麓:青翠的山麓。
鲈风:带有鲈鱼味道的风。
屿头:岛屿顶端。
烟瘴:雾气弥漫。
沙觜:沙滩边缘。
浪痕:海浪痕迹。
寂静:宁静。
云归壑:云朵归于山谷。
瓓珊:形容月光皎洁。
月近参:月光接近参宿星。
鼾睡:熟睡。
讴吟:吟唱。
造化:大自然。
周回:环顾四周。
斜日:夕阳。
颠倒:倾斜,倒映。
山沈:山峦沉浸在光影中。

鉴赏

这首宋诗《横参楼和老杜韵》是薛师石所作,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与享受。首联“僻懒便幽处,江湖称隐心”表达了诗人选择远离尘嚣,沉浸于宁静山水中的心境。颔联“地偏欣改观,楼豁喜初临”描绘了环境的转变和登楼时的喜悦。

中间两联“暖日低轻帽,良朋接短襟。潮声全有韵,帆影半回阴”通过写日常细节,如阳光、朋友、潮汐,营造出一种恬淡而富有诗意的生活氛围。颈联“翠麓添重色,鲈风出浅林”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生动,让人感受到山林的清新。

尾联“屿头烟瘴远,沙觜浪痕深”暗示了地理位置的偏远,但诗人并未因此感到困扰,反而欣赏着远处的景象。最后一句“爱他斜日照,颠倒数山沈”以夕阳西下,山影倒映的景象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沉醉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薛师石在横参楼上与杜甫诗风相合,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隐逸生活的乐趣和对造化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114)

薛师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下仙胜因寺有怀

山中初寄隐,野寺一天星。

路远有如此,客来应未能。

蛩催寒妪纬,蝉杂夜僧经。

忽忆忘形友,微吟自剔灯。

形式: 五言律诗

大龙湫

昔闻天下山,衡岳称崇丘。

又闻天下水,江汉为巨流。

古有山海经,历历叙九州。

李唐三百载,诗家无一留。

及观郦道元,此地亦不收。

不知诺矩那,何事能穷搜。

我来玄妙境,万丈悬清湫。

石壁去无极,百里弥道周。

云气冒群岫,龙宫深以幽。

轻舆岩壑底,竟日涉溪游。

阴晴异瞻瞩,远近难搜搂。

飘如飞素练,粲若散琳璆。

风掀一潭雨,佛坐四时秋。

喧呼势益骤,汹涌声弥吼。

变化有如此,溥博谁与俦。

吾谓神龙力,岂翳人鬼谋。

稽首荷玄遇,久坐劳双眸。

一杯却岚暑,旋步轰雷稠。

以吾澹世虑,欻起杞人忧。

何当骑天狼,满引射斗牛。

形式: 古风

戊子七月十一日

贫因几首诗,閒高一著棋。

瓜田常嘿坐,不愿有人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瓜庐至日即事

西山起还伏,插入万丈潭。

渔叟操桂棹,樵歌过草庵。

年荒酒味薄,天旱井泉甘。

不愿丘园贲,惟将易自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