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袁孝女

鸿雁海茫茫,遥飞到异乡。

音书惊老眼,孤苦动愁肠。

素抱周人志,今无赡己方。

寄声贤母子,端不负相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答袁孝女》由清代诗人戴梓所作,通过鸿雁的遥远飞行,描绘了主人公远离家乡,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诗中以鸿雁的飞翔象征着主人公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首句“鸿雁海茫茫”,以广阔的海洋为背景,描绘出鸿雁在无边的大海上飞翔的景象,既展现了鸿雁的自由与坚韧,也隐喻了主人公漂泊在外的孤独与无助。

“遥飞到异乡”一句,点明了主人公的处境——远离家乡,身处他乡。这一句不仅表达了空间上的距离,更蕴含了情感上的疏离与孤独。

“音书惊老眼,孤苦动愁肠。”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描述了主人公因收到家人的音讯而感到的激动与喜悦,同时也因为远离家乡、孤身一人而引发的愁绪与思乡之情。这里的“老眼”可能暗含了对年华逝去的感慨,以及对亲人年迈的担忧。

“素抱周人志,今无赡己方。”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或许有着像周人一样的远大志向,但现实却让他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最后,“寄声贤母子,端不负相望。”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与期待,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与承诺,即无论身处何地,都会坚守对家人的思念与期望,不辜负他们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鸿雁的飞翔为引子,巧妙地将主人公的孤独、思念、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深刻的情感世界和对家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352)

戴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陈太史省斋梦雷(其一)

幸得生逢重道时,鸿文开馆与心期。

万里不为鹏鸟化,百年甘作蠹鱼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寄陈太史省斋梦雷(其二)

鱼雁音疏又几年,喜君患难得生还。

故乡松柏三山外,何日晨开下水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远山樵唱

收回禾黍罢耕耘,更向林邱任斧斤。

锦树槎枒临绝壁,劳歌高下逐流云。

荒山作雨秋将老,野鸟鸣峦路不分。

何处牧童初学笛,一声清切彻高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初冬看近山红叶

天将黼黻付林邱,姹紫嫣红对白头。

空见百花明上苑,宁知五组属高秋。

文章翻喜寒霜力,锦绣难教举世收。

还有深山老松柏,千年苍翠向人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