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窦又勇秋日见访阻雨见赠

风雨萧萧暮不休,顿添寒色送穷秋。

已荒深院菊犹在,欲去短亭人强留。

千里书迟空噪鹊,四邻砧乱混鸣鸠。

相逢棋战宜终日,卧稻从他烂不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风雨声中傍晚仍未停歇,突然带来更多的寒意,仿佛在告别这个凄凉的秋天。
深院已经荒芜,但菊花依然盛开;想要离开的人却被短亭的人挽留。
远方的书信迟迟未到,只有喜鹊的嘈杂声;邻居的砧声纷乱,与斑鸠的鸣叫交织在一起。
相聚时最适合下棋,让我们整天对弈;任凭稻谷在田里腐烂,我也不去收割。

注释

萧萧:形容风雨声凄凉。
暮:傍晚。
寒色:寒冷的气氛。
穷秋:深秋。
深院:庭院深处。
短亭:小驿站。
书迟:书信迟到。
鹊:喜鹊。
砧:捣衣石,这里指砧声。
鸣鸠:斑鸠的叫声。
棋战:下棋比赛。
卧稻:躺在稻田里。
烂不收:任由稻谷腐烂不去收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风雨交加的萧瑟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孤寂与不舍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棋艺的热爱。

"风雨萧萧暮不休,顿添寒色送穷秋。" 这两句抓住了深秋时节天气多变、风雨不断的特点,用“萧萧”形容风声,“顿添寒色”则描绘出秋意渐浓的景象。

"已荒深院菊犹在,欲去短亭人强留。" 这两句通过菊花还在荒废的庭院中独自盛开,以及友人们想要留住诗人的情形,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不舍。

"千里书迟空噪鹊,四邻砧乱混鸣鸠。" 这两句则描绘出远方书信姗姗来迟,而近在咫尺的环境却是喧闹与杂乱之声。

"相逢棋战宜终日,卧稻从他烂不收。"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棋艺的热爱,以及希望和友人一同沉浸于棋局中的愿望,同时“卧稻”等字眼则暗示着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既展示了诗人的孤独感受,也体现出他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留恋,以及在不利环境中的坚守。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和詹德秀出南汰二首(其二)

小沼鸣蛙吹,虚堂堕燕泥。

对花容命酒,书事喜分题。

僧舍乔林北,田家古道西。

鹁鸠晴唤妇,谷谷傍人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和詹德秀出南汰二首(其一)

晓出东郊路,春霖数尺泥。

湖山供胜赏,花草觅新题。

坐听鸣鸿北,归看落日西。

乍晴何所喜,芳树早莺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和韵寄董令升舍人

曾将燕石报琼华,别后哦诗愧莫涯。

空腹但看长柄械,缓行何用短辕车。

神驰邓步弥天葑,梦入朋溪夹径花。

何日天台寻药去,女仙迎笑饭胡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潘泽之沈元吉泛舟湖上

散骑真前辈,休文即当家。

泛舟成丽句,散绮见馀霞。

惊去沙鸥没,招来酒旆斜。

春归何处觅,篱角见金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