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霞泉

山中流水不知数,却有此泉名独著。

传是神仙崔紫霞,手发灵根最深处。

灵源一出通千山,穿岩喷窦无时乾。

涓涓河汉三秋静,洒洒冰壶六月寒。

往来汲者何曾断,瓶绠初停看又满。

苔侵石甃青已深,草暗山腰绿犹短。

君不见李侯刺剑名尚在,禅师卓锡人争传。

何如真仙有遗迹,一脉源源宛如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紫霞泉的神秘与独特,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象和历史传说,展现了泉水的不凡之处。诗中以“山中流水不知数”开篇,引出“却有此泉名独著”,巧妙地将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紫霞泉上。接着,诗人通过“传是神仙崔紫霞,手发灵根最深处”这一句,引入了关于紫霞泉的神话色彩,增添了诗歌的浪漫气息。

“灵源一出通千山,穿岩喷窦无时乾”两句,生动描绘了泉水的源头与流向,仿佛它能穿越岩石,喷涌而出,永不干涸,展现出泉水的生机与力量。接下来,“涓涓河汉三秋静,洒洒冰壶六月寒”则通过对比,强调了泉水的清澈与寒冷,如同银河般宁静,如同冰壶般清凉,进一步突出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

“往来汲者何曾断,瓶绠初停看又满”描述了人们取水的情景,无论何时都有人来汲取,瓶中的水似乎永远取之不尽,表达了人们对泉水的依赖与感激。最后,“苔侵石甃青已深,草暗山腰绿犹短”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赞美了泉水周围环境的美丽与和谐。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君不见李侯刺剑名尚在,禅师卓锡人争传”引入了历史人物与事件,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而“何如真仙有遗迹,一脉源源宛如昔”则直接点明了紫霞泉不仅是一处自然奇观,更有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意义,仿佛是真仙留下的痕迹,依然保持着昔日的活力与纯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紫霞泉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融入了神话、历史与文化的元素,使得紫霞泉的形象更加丰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收录诗词(530)

祁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宝山石瓮

一山盘礴连苍旻,四时佳气连氤氲。

寒潭浸空波贮银,石瓮酿熟松花春。

奇葩异石咸效臻,琼瑶珠翠纷前陈。

鸾凤飞鸣犀象驯,天荒地老山不贫。

我闻岳降生甫申,又闻楚国宝善人。

愿山淑气钟贤臣,上佐天子康兆民。

功名道德扬清芬,金玉粪土何足云。

形式: 古风

思贤堂

卓荦三夫子,才名重一乡。

画堂昭祀典,青简挹馀芳。

风月同清白,江山共久长。

怀贤意何限,乔木此甘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联句赠贞烈全民

身任纲常重,名争日月明。

令仪堪世范,淑德自天成。

赵郑应连璧,萧苏乃抗衡。

居常夫内助,遇变女中英。

时难间关苦,躬危慷慨增。

矢心生不辱,完节死非轻。

群丑惊心溃,三军怒气腾。

精灵孚帝祐,雠恨洗霜清。

野老哀同泪,词人叹共声。

郡侯章照耀,邑史传丹青。

风教须闻疏,天书尚早旌。

闾阎誇故事,濒海挹馀馨。

舆论千年在,民彝一念生。

联诗敦薄俗,忠信讵无称。

形式: 排律

舟抵临清诗

母在天南子在北,屈在天边归不得。

江头游子睡不安,相思两地空叹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