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林泉生的《真诰岩》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充满了神秘与宁静之美。
诗的开篇“山行一百五十里”,以壮阔的行径引出后文的仙境之景。接着,“人家鸡犬如桃源”一句,巧妙地将现实与传说中的桃花源相联系,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随后,诗人描述了“太古白石洞”、“群仙炼丹坛”等神秘景观,以及“风雨不敢到”的神奇环境,凸显了此处的神圣与不凡。
“梁时栋宇今犹存”一句,通过历史建筑的存在,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地方的古老与悠久。接下来,“陶公真诰已入奏,孺子昆崙去未还”两句,借用了古代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
“帝遣蛟龙护灵石,时闻钟鼓鸣空山”描绘了守护与和谐的景象,体现了自然与神灵之间的密切关系。“箫台回光日月白,河汉挂屋星辰寒”则通过光影与星辰的对比,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
“休粮道士逐白犬,种桃金母驱青鸾”两句,描绘了修行者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而“千年茯苓长根蒂,百岁老人古衣冠”则展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最后,“曾闻赤水出岩洞,饮者白日生羽翰”一句,表达了对仙人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前朝此地禁樵采,迩来胜致多凋残”则反映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仙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理想的深刻思考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