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山偈就寄善知识

传语当年白侍郎,住行坐卧只寻常。

须弥山子才翻却,便是人天大法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告诉当年的白侍郎,日常起居都十分平常。
一旦须弥山的佛法被翻开,那就是人间天上最大的佛法之王。

注释

传语:传达话语。
当年:过去。
白侍郎:古代官职名,这里指代某位官员。
住行坐卧: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只寻常:非常普通,平常。
须弥山:佛教中的大山,象征佛法深厚。
子:这里指代佛法。
才翻却:刚刚翻开,比喻佛法显现。
便是:就是。
人天:人间和天界,泛指世间众生。
大法王:佛法的最高领袖,这里可能指佛法的至高无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潜的作品,名为《又山偈就寄善知识》。从这四句来看,诗人通过对白侍郎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法的赞美和追求。

"传语当年白侍郎,住行坐卧只寻常。"

这里的“白侍郎”可能是某位高僧或修行者,诗人通过“传语”一词,表明这是一种流传下来的说法。白侍郎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在居住、行动、坐着还是躺卧,都只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为外界所扰。

"须弥山子才翻却,便是人天大法王。"

“须弥山”在佛教中象征着坚固和不动摇,常用来形容佛教的真理。在这里,“须弥山子”可能指的是某种深奥的佛法智慧。诗人说这种智慧一旦领悟,就能成为“人天大法王”,即在人间和天界都能以佛法为主导,成就一种高尚的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白侍郎日常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佛法深邃智慧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修行和追求真理的向往。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口占酬翁处静

年来户外故人疏,惭愧新词解起予。

贺监本家明与越,扁舟来访问何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山偈寄无声老师

闻师遭遇善知识,布衲时闻罗绮香。

照管为他眼景转,投胎托舍没思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天宁长老新斋堂请转语

慧公幻出一斋堂,巨栋危梁压十方。

更有心堂无量阔,阔中别有好思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占春亭即事三首(其三)

薄雾轻烟柳际浮,阶前细草绿初抽。

年年春事年年恨,一担担来是白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