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函谷关

地险崤函北,途经分陕东。

逶迤众山尽,荒凉古塞空。

河光流晓日,树影散朝风。

圣德今无外,何处是关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地势险峻在崤函以北,道路穿过划分陕东的边界。
蜿蜒的山脉逐渐消失,古老的边塞显得荒凉空旷。
河面反射着破晓的阳光,树木的影子随早晨的微风散开。
如今圣明的德行普照四方,哪里还能找到昔日的关中之地呢?

注释

地险:形容地势险峻。
崤函: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西部。
陕东:指今陕西东部地区。
逶迤:形容山脉连绵不断。
荒凉:形容景象冷清、无人烟。
古塞:古代的边防要塞。
河光:河流的反光。
晓日:早晨的太阳。
树影:树木的影子。
朝风:早晨的风。
圣德:圣明的品德或统治者的德行。
无外:遍及内外,无所不在。
关中:古代地区名,大致在今陕西中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通过函谷关时的景象与感受。"地险崤函北,途经分陕东"一句勾勒出函谷关所处的地理位置,其险峻和重要性。函谷关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它位于今天河南省灵宝市,是连接中原与西安的要道。

接下来的两句"逶迤众山尽,荒凉古塞空"进一步渲染了函谷关周围环境的荒凉与孤寂。"逶迤"形容连绵不绝的山势,而"荒凉古塞空"则透露出诗人对这座历史悠久但如今已显得萧瑟古塞的关隘所留下的印象。

"河光流晓日,树影散朝风"中,"河光"和"树影"都极富画面感,表现了早晨的宁静与美丽。诗人捕捉到了自然界在清晨的温柔姿态,这种景致与前两句中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一句"圣德今无外,何处是关中"则带有深刻的寓意。在古代,"圣德"通常指帝王或统治者的美德,而这里诗人提问"何处是关中",似乎在探讨什么地方才是真正具有圣德之所在。这种表述隐含着对当时政治现实的思考和批判。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描绘技巧,也透露出一种深层的情感和思想。

收录诗词(1)

杨齐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夜宴徐四山亭

卷言北山岑,非谓靡远寻。

庭际有幽石,自然保遐心。

月池下凉彩,风竹来清音。

樽酒古人意,苍苍寒露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赠钱起

黄卷读来今已老,白头受屈不曾言。

形式: 押[元]韵

送妻

平生志业在琴诗,头上如今有二丝。

渔父尚知溪谷暗,山妻不信出身迟。

荆钗任意撩新鬓,明镜从他别画眉。

今日便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舍弟

秦云蜀浪两堪愁,尔养晨昏我远游。

千里客心难寄梦,两行乡泪为君流。

早驱风雨知龙圣,饿食鱼虾觉虎羞。

袖里镆铘光似水,丈夫不合等闲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