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挽段节妇》是明代诗人何乔新为一位坚守贞节的女性所作的挽歌。诗中描绘了这位女性在丈夫早逝后,面对生活的艰辛和孤独,依然坚持自己的道德准则,拒绝再嫁,表现出极高的贞洁品质。
首句“结发事君子,燕婉期百年”,开篇即点明了这位女性与丈夫的婚姻关系,以及她对这段婚姻的期待和忠诚。然而,命运多舛,丈夫英年早逝,留下她一人面对生活的挑战。
接下来的几句“应门既无童,负郭靡有田。呱呱儿在褓,讵敢觊成全”,描述了她独自抚养幼子的艰难处境,生活困顿,无依无靠,但她并未因此放弃自己的原则。
“岁晏衣未制,午过突无烟”更是形象地展现了她的贫困生活,一年将尽之时,衣物尚未缝制完成,家中连炊烟都已断绝,生活之苦可见一斑。
转折处,“蹇修倏来顾,巧语何便便”,暗示了有人试图劝说她改嫁,以求改善生活,但被她坚决拒绝。她引用《诗经·柏舟》中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宁愿坚守贞节,也不愿违背道德准则,即使面对饥寒交迫。
“妇闻气填膺,几欲奋其拳”,进一步描绘了她内心的愤怒和挣扎,几乎要采取行动反抗这种劝诱。
“妾心虽匪石,比石似更坚”,表明她虽然内心坚定,但比石头还要坚强,体现了她对贞节的执着追求。
“贞松挺寒翠,忍使柔蔓缠”,以贞松比喻自己,即使面对外界的诱惑,也要像松树一样保持高洁,不被杂草(象征诱惑)所缠绕。
“苦节益自励,之死矢靡愆”,表明她不仅在生前坚守贞节,即使在死后,也愿意以死明志,矢志不渝。
最后,“梧桐秋月冷,照我影娟娟”,以梧桐和秋月的凄凉景象,反衬出她内心的坚韧和美丽。
“岂无忘忧草,对之不开颜”,表达了即使有解忧的草药,也无法让她露出笑容,体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天道信靡忒,子壮孙益贤”,预示着虽然她生前受苦,但子孙后代会因她的美德而更加优秀。
“日月迅如矢,霜华倏盈颠”,感叹时间飞逝,白发苍苍,岁月无情。
“奄忽厌荣养,城南起新阡”,描述了她最终因厌倦尘世的荣华,选择离开人世,安葬在城南。
“孙今振脩翼,虞廷日蹁跹”,预示着她的孙子们将继承她的美德,如同在虞舜的宫廷中翩翩起舞,展现出她的影响力和精神传承。
“追思重闱志,清泪长潸然”,表达了对她的怀念和敬仰之情,清泪长流,难以抑制。
“不羡双乌绰楔树门前,不羡五花锦诰来日边”,表达了她不羡慕世俗的富贵和荣誉,只愿以贞洁之名流传后世。
“但愿太史纪贞烈,耿耿徽音百世传”,希望历史能记载她的贞烈事迹,她的美德能够永远流传,成为后世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