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碧云盼断。梦绕芦花岸。已是愁如江水漫。

飞起一行筝雁。旧欢新恨图成。更怜我我卿卿。

瘦尽一枝梧叶,不曾减却秋声。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鉴赏

这首《清平乐》由清代诗人戴延介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构建,展现了深沉的离愁别绪与秋日的萧瑟景象。

开篇“碧云盼断”以碧蓝的云彩喻指思念之情的绵长与深远,仿佛云彩被期盼的目光穿透,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梦绕芦花岸”则通过梦境中的芦花岸,进一步渲染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向往,芦花在秋风中摇曳,象征着离别的哀愁与对相聚的渴望。

“已是愁如江水漫”一句,将愁绪比作泛滥的江水,形象地描绘出愁绪的汹涌澎湃,无法遏制。接下来,“飞起一行筝雁”以筝雁的飞翔,象征着分离的无奈与不舍,筝雁的飞行虽自由,却也预示着即将远离的悲伤。

“旧欢新恨图成”点明了情感的复杂性,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旧欢),也有面对现实困境或新来的困扰(新恨)。这一句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情感的波澜起伏跃然纸上。

“更怜我我卿卿”中的“我我卿卿”重复使用,强调了对对方的深情与眷恋,即使在相思的痛苦中,对对方的爱意依然如故,这份深情令人动容。

最后,“瘦尽一枝梧叶,不曾减却秋声”以梧桐叶的凋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衰败,但即便如此,秋天的声音(可能指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等)依旧不减,暗示着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深情与自然的韵律都永恒不变。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刻体验,以及在秋日背景下对生命、爱情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0)

戴延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卖花声

了鸟一重门。记款芳尊。那堪重觅旧香魂。

花样娉婷秋样瘦,春样温存。录曲好同凭。

曾惹啼痕。三生前事不须论。

如此楼台如此月,如此黄昏。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天仙子

湘帘不隔玲珑月。月圆都照梨花白。

晓寒欲去暮寒催。才相别,便追得。

觉来好梦仍须见。

形式: 词牌: 天仙子

卜算子

荷叶小于钱,解覆双栖翼。

瞥见微波飒飒生,蓦地吹欹侧。

春去暗愁牵,春到愁重叠。

风卷飞花似扫愁,愁里花狼藉。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鹧鸪天

鸂鶒熏炉冷被池。才眠重起夜迟迟。

灯悬红豆相思影,墨惨乌丝本事诗。

更一点,泪千丝。个人此际可曾知。

合欢前事从头想,又是虬壶漏尽时。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