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入山中所见之景与内心感受。开篇“寒谷夜将晨,置赏复寻真”以清晨时分的寒谷景象起笔,暗示着清幽静谧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探索之心。“方坛垂密叶,澈水渡朱鳞”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观,方坛之上密叶垂挂,清澈的溪水中游动着红色的鱼儿,生动展现了山林的生机与宁静之美。“杏林虽伏兽,芝田讵俟人”则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神秘与原始,即使在杏林中也有野兽潜伏,而芝田似乎也无需等待人的到来,强调了自然界的独立与和谐。“丹成方转石,炉变欲销银”运用象征手法,丹药炼成时石头转动,炼炉变化时银子熔化,隐喻着内心的修炼与转化,以及对道家哲学的追求。“当知胜地远,于此绝嚣尘”结尾点明主题,强调了远离尘嚣、寻找心灵净土的重要性,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体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