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雨中望海

海势如涌碧,天地旋不流。

冒雨登海门,但见白气浮。

远望天如坼,苍苍别一州。

疑堕烟雾中,卑云脚下稠。

昨日郡城出,鸣榔半夜至。

谁识百川长,三江汇于是。

设险备倭人,百里门庭地。

在昔嘉靖时,番舶事初乖。

波臣蓄逆谋,沧溟变尘埃。

元戎出山左,时推张韩才。

一战浙水殷,风吹画角哀。

地是蜃蛤居,宰今颜氏子。

栅浦与桃渚,生男多在水。

走利最轻捷,性命啼涔里。

麦秀苗蕲蕲,养生惟鱼盐。

南通闽与粤,粳米转云帆。

大牙旧相制,分隶事诚难。

有兵可以守,有田可以屯。

其顽亦易化,诗书渐相循。

其居亦易定,官吏如至亲。

腹里不容枭,环海尽王臣。

后来官兹土,尚三复兹言。

君不见临海之山高崒嵂,扶桑之国鲛人室。

长风万里来,炎天上赤日。

噫嘘兮,海上阴晴不可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颜肇维的《海门雨中望海》描绘了作者在雨中登上海门所见的壮丽景象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首句“海势如涌碧,天地旋不流”展现了海浪翻涌的动态画面,天地间仿佛被这碧绿的波涛所主宰。接着,“冒雨登海门,但见白气浮”写出了雨中登临的艰辛,以及眼前蒸腾的水汽。

诗人远眺,“远望天如坼,苍苍别一州”,描绘了天空开阔,海天相接的辽阔景象,仿佛天地被撕裂开来。他感叹自己仿佛置身于烟雾缭绕之中,低矮的云层密集。“昨日郡城出,鸣榔半夜至”则引出历史往事,提及往昔郡城的繁华和倭患的威胁。

诗中还提到了明朝嘉靖年间倭寇的侵扰,以及名将张韩才的英勇抗敌。诗人感慨“地是蜃蛤居,宰今颜氏子”,表达了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关注,以及对今日安宁的庆幸。最后,诗人以临海山峰和扶桑神话为背景,强调了大海的变幻莫测,以及国家的统一和人民的归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海景,融入了历史典故和个人感受,展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地方文化的理解。

收录诗词(2)

颜肇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留别转庵和上

菜根滋味久能甘,竹径参差倚杖看。

白雀飞来虽是梦,青山占尽不为贪。

一窗花影焚香坐,半榻松风抱月谈。

云散春江孤棹远,愁思还结侣云庵。

形式: 古风

赠顾工抡代父从军(其一)

匹马弯弓出塞门,黄沙海雾自朝昏。

风霜鍊就奇男子,为报君恩报父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赠顾工抡代父从军(其二)

年少从军古所稀,凯旋仍旧著莱衣。

自曾博得忠兼孝,常梦愁云塞外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旅夜

玉露凉风急,萧然动客情。

回廊留夜月,落叶飒寒更。

梦短乡心远,庭空活火明。

那堪歌《九辩》,万里一孤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