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记得酿寒过二月,更阑石叶香焦。
闲将韵字带愁挑。寄情凭绿绮,缄怨付红绡。
拾翠寻香怀旧侣,汀洲何处兰苕。
天青海碧路迢迢。不应耽慧业,此恨几时消。
这首清代杨芸的《临江仙·其十二》是一首抒发怀人之情的词作。开篇“记得酿寒过二月,更阑石叶香焦”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暗示了时光流转和思念之情。"酿寒"可能指的是春寒料峭,"石叶香焦"则以叶子枯焦比喻心情的落寞。
接下来,“闲将韵字带愁挑”表达了词人借写词来寄托愁绪,"绿绮"和"红绡"都是古代乐器和丝绸的象征,这里暗指通过音乐和文字来传达情感。“拾翠寻香怀旧侣”描绘了对昔日伴侣的追忆,"汀洲何处兰苕"则寓言了寻找旧日友情的踪迹,而“兰苕”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友情。
最后两句“天青海碧路迢迢,不应耽慧业,此恨几时消”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以及对自己无法消除这份思念之苦的无奈感叹。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词人在春天的夜晚对故人的深深怀念。
不详
桐枝弦淡篆烟青。人静漏声沉。
茜窗月影寒生晕,讶商风、吹满疏林。
似此星辰好夜,恰宜冰雪清襟。雁南飞去有遗音。
万叠楚云深。沙明水碧潇湘路,一群群、齐落江浔。
曲里泠泠幽韵,天涯渺渺离心。
红蓼逐风开,黄叶因风起。
燕子无情也解愁,絮语秋生矣。
漠漠露凝空,寂寂帘垂地。
试掩屏山数漏声,领略秋滋味。
梧桐叶上萧萧雨。絮尽寒蛩语。湘帘不卷篆纹斜。
何事秋来,瘦影似黄花。空庭独坐添惆怅。
试向云边望。三三两两雁当楼。
今夜边城,梦里有归舟。
眠。点滴空阶断复连。难消遣,风雨落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