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婆罗门引.清明后醉书于史氏之别墅二首(其二)

繁华梦断,吹花风起却添衣。满庭红雨霏霏。

独倚绳床微叹,此意竟谁知。

怅西园转眼,翠幕成围。事无我违。觉四十九年非。

便好忙开蒋径,细和陶诗。

风流巳置,抚遗编、三叹赏音稀。人不见、弦断朱丝。

形式: 词牌: 婆罗门引

鉴赏

这首诗以清明节后的醉酒心情为背景,通过描绘别墅中的景象和个人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与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繁华梦断,吹花风起却添衣",形象地刻画了春风吹落花瓣的场景,暗示了时光易逝,曾经的繁华不再。"满庭红雨霏霏"进一步渲染了落花的凄美,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独倚绳床微叹,此意竟谁知",诗人独自倚着简陋的绳床,轻轻叹息,他的心境无人能懂,表达了深深的孤寂和无奈。"怅西园转眼,翠幕成围",西园景色虽美,但转眼间已物是人非,如同一幕翠色的帷幕围住了诗人的心。

"事无我违",诗人感叹人事变迁,似乎在说他并未违背世事,但命运却与他背道而驰。"四十九年非",四十九年的岁月仿佛一瞬,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接下来,诗人表达了想要回归自然,过上简朴生活的愿望,"便好忙开蒋径,细和陶诗",效仿陶渊明的生活态度,享受田园乐趣。

最后,诗人感慨"风流已置,抚遗编、三叹赏音稀",昔日的风流韵事已成过往,欣赏美妙音乐的人越来越少,"人不见、弦断朱丝",琴弦断裂,象征着乐章的终结,也寓言了知音难觅的寂寥。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经历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60)

段成己(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段克己弟。克己中举,无意仕途,终日纵酒自娱。成己及第,授宜阳主簿。金亡,成己与兄避居龙门山(今山西河津黄河边)。克己殁后,自龙门山徙居晋宁北郭,闭门读书,近四十年。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至元十六年卒,年八十一

  • 生卒年:1230

相关古诗词

望月婆罗门引.晨起与仲坚偶坐少焉雨作其声洒洒然绝似文场下笔时因借前韵戏成一篇

蹉跎岁晚,床头铁研已生衣。破窗雨送轻霏。

暗里随风入夜,花上早先知。

听一时下笔,鏖战文围。天心不违。更问甚、是和非。

便著春衫换酒,醉墨题诗。

逢场作戏,觉赏心、乐事未全稀。还自叹、虫吐馀丝。

形式: 词牌: 婆罗门引

清平乐.送张君美经历之任安西幕

鸡声戒晓。催上长安道。宾幕雍容年正妙。

人物风流温峤。政成海泳江涵。门阑剩有馀閒。

公事不妨行乐,春风韦杜城南。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薛子余弄璋

东君调护。错爱春迟暮。一叶兰芽今始露。

香满君家庭户。抱看玉骨亭亭。精神秋水分明。

自是人閒英物,不须更试啼声。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朝中措.偶出见墙头杏花喜而赋之

无言脉脉怨春迟。一种可怜枝。

最是难忘情处,墙头微露些儿。

十分细看,风流却在,一半开时。

政要东风抬举,莫教吹破胭脂。

形式: 词牌: 朝中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