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曲

初月照回廊,鸣珰出洞房。

竹清残暑气,荷汎小池香。

雪腕宫罗润,云鬟夜玉凉。

庭前有梧叶,早晚落银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夏夜曲》描绘了一幅清凉宁静的夏夜画卷。首句“初月照回廊”,以明亮的月初升照亮曲折的走廊,营造出夜晚的静谧氛围。次句“鸣珰出洞房”则通过轻轻摇曳的玉佩声,暗示主人公轻盈地走出闺房,增添了神秘与女性的柔美。

接下来,“竹清残暑气”写出了竹林带来的清爽,驱散了夏日的余热,而“荷汎小池香”则通过荷花的香气,进一步渲染了夏日夜晚的清新与宜人。诗人运用“雪腕宫罗润”形容女子洁白的手腕在薄纱下显得湿润,展现了其肌肤的细腻与娇嫩;“云鬟夜玉凉”则以云般的秀发和如玉的发饰,描绘出女子的秀美和夜晚的清凉。

最后两句“庭前有梧叶,早晚落银床”以梧桐叶的飘落,象征着时光的流转,暗示秋意渐浓,同时也暗含了主人公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景交融,细腻地刻画了夏夜的景色和人物心境,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情感的表达。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梅江送林中州归龙塘

清时尚不官,道在任家寒。

夜梦梅花帐,朝吟苜蓿盘。

鱼风吹鬓冷,蚌月照衣残。

归去乡林下,横塘竹万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寒村隐者

谷口微霜度,寒村独见君。

西风见萧瑟,落叶不堪闻。

古路无行客,闲门有白云。

为怜幽处好,不忍更轻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梅江送林泽中归屿南

卖药偏成隐,相逢但布衣。

梅江秋外别,花屿雨中归。

远火千峰夕,遥钟独雁飞。

自言今白首,此去故人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客中见新燕

可怜江上燕,几日到乌衣。

欲向谁家去,多应旧主非。

落花深巷小,乔木画梁稀。

自笑天涯别,秋风想未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