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州吕倚承事,年八十三,读书作诗不已,好收古今帖,贫甚,至食不足

扬雄老无子,冯衍终不遇。

不识孔方兄,但有灵照女。

家藏古今帖,墨色照箱筥。

饥来据空案,一字不堪煮。

枯肠五千卷,磊落相撑拄。

吟为蜩蛩声,时有岛、可句。

为语里长者,德齿敬已古。

如翁有几人,薄少可时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对书法的热爱和他对知识的渴望。诗中的“扬雄老无子,冯衍终不遇”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老者对传承的关切与孤独感。"不识孔方兄,但有灵照女"则是说老者虽然不认识某些人,却拥有智慧如同明灯一般照亮心灵的女性。这位老者家中藏书极多,古今之书都有,如“家藏古今帖,墨色照箱筥”所述。

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他依旧保持着对知识的追求和热爱。"饥来据空案,一字不堪煮"表明即便是饥饿难忍,也要坚持写作,不愿放弃一字。"枯肠五千卷,磊落相撑拄"则形象地描绘了他的书籍堆积如山,知识渴望如同干涸的喉咙。

诗中也透露出老者在精神上的满足,如“吟为蜩蛩声,时有岛、可句”所示,他通过吟诵古文获得了心灵的慰藉。"为语里长者,德齿敬已古"则表达了他对前人智慧的尊重与敬仰。

最后几句“如翁有几人,薄少可时助”则是老者在感叹自己的孤独和渴望有人能够理解并帮助自己。整首诗通过对书法、知识和精神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个饱含着智慧与孤寂的老者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永和清都观道士,童颜鬒发,问其年,生于丙子,盖与予同,求此诗

镜湖敕赐老江东,未似西归玉局翁。

羁枕未容春梦断,清都宛在默存中。

每逢佳境携儿去,试问行年与我同。

自笑馀生消底物,半篙清涨百滩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赠诗僧道通

雄豪而妙苦而腴,祇有琴聪与蜜殊。

语带烟霞从古少,气含蔬笋到公无。

香林乍喜闻薝卜,古井惟愁断辘轳。

为报韩公莫轻许,从今岛、可是诗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

君家四壁如相如,卷藏天禄吞石渠。

岂惟邺侯三万轴,家有世南行秘书。

儿童拍手笑何事,笑人空腹谈经义。

未许中郎得异书,且共扬雄说奇字。

清江萦山碧玉环,下有老龙千古闲。

知君好事家有酒,化为老人夜扣关。

留侯之孙书满腹,玉函宝方何用读。

濠梁空复五车多,圯上从来一编足。

形式: 古风

刘壮舆长官是是堂

閒燕言仁义,是非安可无。

非非义之属,是是仁之徒。

非非近乎讪,是是近乎谀。

当为感麟翁,善恶分锱铢。

抑为阮嗣宗,臧否两含糊。

刘君有家学,三世道益孤。

陈古以刺今,紬史行天诛。

皎如大明镜,百陋逢一姝。

鹗立时四顾,何由扰群狐。

作堂名是是,自说行坦途。

孜孜称善人,不善自远徂。

愿君置座右,此语禹所谟。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