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禅师释正觉的作品,以禅修者的视角描绘了一幅超然物外的意境。"劫外游神"和"环中契真"表达了诗人超越世俗轮回,与真理相契合的心境。"幽灵自照"象征着内心的清明与自我洞察,"绝学为邻"则强调了对高深学问的追求和领悟。
"碧琉璃海半夜月"运用比喻,将内心世界比作清澈如琉璃的海洋,夜晚的月亮映照其中,宁静而深邃。"赤珊瑚树长年春"进一步描绘出永恒的生机与活力,象征着修行者内心的常青不老。
"专柔一气,和光同尘"体现了禅宗主张的柔和谦逊,与世无争的态度,以及融入世间而不被污染的精神境界。"心心不触衲僧事,物物无私国土身"则是说,禅者的心灵纯净,不执着于僧侣之事,对待万物皆无私,如同佛国中的圣洁之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禅理,展现了禅修者超脱世俗、追求内心清净与和谐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