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吴母

令子居郎署,慈亲白发垂。

每闻期就养,谁料遽成悲。

太史书阡表,名卿集挽辞。

独怜斜日里,无复倚门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绂为悼念吴母所作的挽诗。诗中充满了对逝去母亲的深切怀念与哀思。

首句“令子居郎署”,描述了儿子在官府任职的情景,暗示了家庭的荣耀与儿子的成就。然而,紧接着的“慈亲白发垂”则将读者的目光转向了年迈的母亲,展现了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每闻期就养,谁料遽成悲。”这两句表达了对母亲健康状况的担忧以及对未能及时尽孝的遗憾。母亲的健康成了儿子心中挥之不去的牵挂,而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这份牵挂变成了无法弥补的悲伤。

“太史书阡表,名卿集挽辞。”这两句描绘了母亲去世后,官方与社会对她的哀悼与纪念。太史记录了墓碑上的文字,名流聚集撰写挽歌,体现了社会对逝者的尊重与缅怀。

最后,“独怜斜日里,无复倚门时。”这两句以夕阳西下为背景,形象地表达了对母亲再也无法在门前等待儿子归家的无奈与哀痛。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终结,同时也寓意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对逝去母亲的深深怀念与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深刻内涵。

收录诗词(669)

王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郑州同知

考绩上铨衡,三年喜政成。

郡人多颂德,朝士半知名。

落日孤城远,秋风上马行。

遥知溱洧上,父老久相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中秋对月追忆去年诸公遂有存没升沉之感因成近体一首

中秋已过半,芳樽谁共亲。

可怜今夜月,空忆去年人。

得失蕉间鹿,存亡草上尘。

挥杯劝孤影,只合伴閒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寄蔡景颢

始因从宦出,先世福州人。

踪迹久居楚,语音犹带闽。

田庐依妇族,图绘赠交亲。

千里聊相问,身安莫厌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寄刘士俊

刘郎医术好,夙契已逢仙。

制药少人见,秘方多祖传。

家贫虽寂寞,客至即留连。

廿载不相见,令人思惘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