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龙涧

法雷夜响沧江底,铁井怒裂毒龙尾。

空山石破真珠喷,一夜化作莲花水。

潺潺万壑听琴声,野花落涧春香生。

清寒自是泻石髓,霜液岂染蛟涎腥。

火鬐电鬣从天下,至今寒泉尚馀赭。

千年松老褪苍鳞,犹似蜿蜒神物化。

山僧晚汲风满衣,洗钵贮得真龙归。

胆瓶插花佛前供,雷雨还从钵内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破龙涧的壮丽景象与神秘氛围,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界的雄奇与灵性。

首先,“法雷夜响沧江底,铁井怒裂毒龙尾”两句,以“法雷”象征自然界的巨大声响,仿佛雷鸣般震动着深邃的沧江底部;“铁井怒裂毒龙尾”则形象地描绘出铁井因某种力量的冲击而裂开,如同毒龙的尾巴在怒张,营造出一种惊心动魄的场景。

接着,“空山石破真珠喷,一夜化作莲花水”两句,将破龙涧的水景描绘得如梦如幻。空旷的山中,岩石破裂,仿佛珍珠般晶莹的水流喷涌而出,一夜之间化为清澈的莲花水,既展现了水的纯净与美丽,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神奇变化。

“潺潺万壑听琴声,野花落涧春香生”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破龙涧的宁静与生机。潺潺的流水声仿佛古琴之音,在万壑间回荡,而野花随水流落入涧中,散发出春天的香气,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和谐共生的画面。

“清寒自是泻石髓,霜液岂染蛟涎腥”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破龙涧水质的清澈与纯净,即使在寒冷的季节,也能从石头中汲取清寒之气,而霜液的清冷与蛟涎的腥味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水的纯净无瑕。

“火鬐电鬣从天下,至今寒泉尚馀赭”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了破龙涧泉水的源头可能源自天际,即使经过千年的岁月,寒泉中仍残留着赭色的痕迹,暗示了泉水的古老与不凡。

“千年松老褪苍鳞,犹似蜿蜒神物化”两句,通过千年松树的老去与褪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同时也暗示了破龙涧中蕴含着神秘的力量,仿佛古老的神物在此化形。

最后,“山僧晚汲风满衣,洗钵贮得真龙归”两句,描绘了一位山僧在傍晚时分,从破龙涧中汲取清澈的泉水,清洗钵盂后,仿佛得到了真龙的归附,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胆瓶插花佛前供,雷雨还从钵内飞”两句,以“胆瓶插花”象征着对美的追求与供养,而“雷雨还从钵内飞”则寓意着自然界的能量与生命力,即使在平静的时刻,也蕴含着随时爆发的潜力,展现出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与相互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破龙涧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以及对生命、时间与美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

王吉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韶阳道中

浈源出大庾,厥势颇奔放。

况遭峡石束,郁怒不可状。

南流汇武水,有助气益壮。

上疑建瓴泻,下乏砥柱障。

崖石蹙巑岏,滩陇斗涛浪。

既叹嗍流险,复经暑雨涨。

湍急工倍劳,风弱帆空扬。

更当岩峦削,却苦牵挽妨。

翠壁千篙攒,岁久石受创。

前林日欲颓,暮色欻凄怆。

坼堠倚荒茅,孤槎庶可傍。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故园

故园渺何处?延眺独伤神。

亲老久为客,囊空长傍人。

泪兼花作雨,愁似草逢春。

何日还桑梓,商歌原宪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秋日杂感二首(其一)

把酒高歌《行路难》,每从日下望长安。

霜侵黄菊人俱瘦,露下红兰梦亦寒。

海内友朋惭命驾,异乡兄弟劝加餐。

不堪白眼伤时客,犹是逢人效鼠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赠杜于皇七十

寂寞台城北,高吟不厌贫。

六朝三径草,两代一诗人。

天地经时老,关河到处贫。

举怀论往事,先世有遗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