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贺圣朝影》是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里一位女子在绣床上剪裁衣物的情景,以及她面对严寒时的种种感受。
首句“绣床初放剪刀寒”,开篇即点明了季节与活动,绣床上的剪刀在冬日的寒冷中显得尤为刺骨,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接着,“带围宽”一句,暗示了女子因天气寒冷而减少了活动,导致腰围变宽,生活节奏因此减缓。这种细节描写,展现了人物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笔尖呵冻寄书难”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笔尖在冰冻的空气中难以书写,寄情于文字变得困难重重。这一场景不仅反映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隐喻了情感交流的不易,增加了作品的情感深度。
“且盘桓”一词,表达了女子在困境中的犹豫与徘徊,她既不愿离开温暖的绣房,又不得不面对外界的严寒。这种内心的挣扎,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推窗又见蜡梅残”将视线转向窗外,蜡梅的凋零象征着冬日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这一景象不仅增添了季节的特征,也引发了对生命短暂和自然循环的思考。
“镜中看。下阶不耐朔风酸。叶声干。”最后四句,通过镜子映照出女子的面容,她或许在反思自己的处境,或是对未来充满忧虑。走出绣房,面对凛冽的朔风,她感到无法忍受,仿佛连树叶的干涩声音都让她感到心酸。这一系列的动作与感受,将人物的情感推向高潮,同时也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在逆境中寻找生存的意义与价值。
综上所述,《贺圣朝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冬日严寒中的生活状态,通过环境与人物的互动,展现了人物的情感世界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