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寄天选长官

寓形宇宙间,佚我方以老。

流光安足恃,百岁同过鸟。

顷予萦网罗,文采缘自表。

自古山林人,何曾识机巧。

但记寒岩翁,论心秋月皎。

黄香十年旧,禅学参众妙。

虚怀养天和,肯徇奔走闹。

官居职事理,晨起何用早。

桐阴满西斋,叱吏供洒扫。

眷予东南来,野饭煮芹蓼。

葆光既清高,令尹亦高蹈。

相将古寺行,软语颓晚照。

公家有畸人,虚缘能自保。

卜筑嵩山阳,何当从结好。

中山饶胜景,一览未易了。

何时命巾车,共陟云外峤。

翻思筋力疲,不复追踊跳。

公诗拟《南山》,雄拔千丈峭。

形容逼天真,邂逅识其要。

藩篱吾未窥,敢议穷阃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想。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与修养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宁静致远的意境。

“寓形宇宙间”一句表达了诗人将自身融入广阔宇宙之中的心愿,“佚我方以老”则透露出一种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自然衰老的豁达态度。"流光安足恃,百岁同过鸟"此处“流光”指日月星辰等自然界的运行变化,诗人希望能像它们那样悠然自得地度过一生。

"顷予萦网罗,文采缘自表"则是说诗人的才华和情感都如同外在的装饰,流露出来,“自古山林人,何曾识机巧”这句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

“但记寒岩翁,论心秋月皎”中“寒岩翁”形象给人以超脱尘世、隐居山林之意,“论心秋月皎”则是对内心世界和自然美景的沉思与赞赏。

"黄香十年旧,禅学参众妙"表明诗人对于佛教禅宗有深入的研究和领悟,而“虚怀养天和,肯徇奔走闹”则是诗人对内心修养的追求,以及对于外界纷扰之事的淡然处置。

“官居职事理,晨起何用早”此句透露了诗人对于朝廷仕途生活的无奈和不屑,"桐阴满西斋,叱吏供洒扫"则是对私室生活的一种描写,体现出一种宁静而从容的生活状态。

“眷予东南来,野饭煮芹蓼”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喜爱和融入,而“葆光既清高,令尹亦高蹈”则是对个人品德修养及精神境界的一种自我肯定。

"相将古寺行,软语颓晚照"中的“古寺”给人以静谧、古朴之感,而“软语颓晚照”则是一种时间流逝的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抒发。

“公家有畸人,虚缘能自保”此句可能是指诗人在朝廷中的立场和处理方式,即保持独立性,同时也能保护自己不受外界干扰。

"卜筑嵩山阳,何当从结好"则是一种对于自然界的向往与融入,而“中山饶胜景,一览未易了”则是对山水美景的一种赞赏和感慨。

最后,“何时命巾车,共陟云外峤。翻思筋力疲,不复追踊跳”表达出诗人对于自然界的向往,以及对于世俗纷争的厌倦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之美、佛学禅理、个人修养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张甥棠美昼眠

炎歊六月北窗凉,更觉甘如饭稻粱。

宰我粪墙讥敢避,孝先经笥谑兼忘。

忧虞心谢知时雁,安稳身同挂角羊。

要识熙熙不争竞,华胥别是一仙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陆莲庵

何妨红粉唱迎仙,来伴山僧到处禅。

陆地生花安足怪,而今更有火中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书寄韵

已将镜镊投诸地,喜见苍颜白发新。

历数三朝轩冕客,色声谁是独完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谒敦诗先生因留一绝

凛凛人言君似雪,我言凛凛雪如君。

时人尽怪苏司业,不解将钱与广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