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道中二十二岁初度志感,时九月五日

落拓少年场。吴钩锦带装。叹人生、苦恋他乡。

今夜鸿天烧烛了,能几日,便重阳。万感比秋长。

谁家正酒香。借东篱、自寿何妨。

我与黄花同样命,消受得,者般霜。

形式:

鉴赏

这首《唐多令·道中二十二岁初度志感,时九月五日》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二十二岁生日时的感慨。词中以一个落拓少年的形象开篇,手持吴钩(古代兵器)配以锦绣腰带,形象鲜明,透露出他的不羁和对远方的向往。

“叹人生、苦恋他乡”直接抒发了词人对异乡生活的深深眷恋,感叹人生的漂泊不定。接下来,“今夜鸿天烧烛了,能几日,便重阳”描绘了夜晚旅途中的孤独,暗示时光匆匆,转眼又将面临重阳佳节,更添离愁。

“万感比秋长”表达了词人心中复杂的情感如同秋天一般深沉,而“谁家正酒香”则勾起了他对家乡酒香的怀念,借酒浇愁,自我宽慰。“借东篱、自寿何妨”化用陶渊明的典故,表明即使身处异乡,也无妨借自然之景自祝长寿,展现出词人的豁达。

最后,“我与黄花同样命,消受得,者般霜”以菊花自比,表达自己坚韧不屈的性格,即使面对生活中的霜寒困苦,也能如菊花般傲然绽放。整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词人在漂泊生涯中的坚韧与无奈。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减兰

山楼翠槛。此夜秋心随笛远。江瘴黄茅。

何处滩声到枕高。离人悽断。添个哀猿兼冷雁。

月意朦胧。也在愁中与梦中。

形式:

扫花游.晚秋梨花

过骢路窄,怅坠影青旗,酒家临岸。寻芳意懒。

怎年年身是,离巢白燕。不道秋深,还被花神冷看。

梦云短。便香早返魂,春命都换。悽恋。流水远。

似沦落天涯,个人初见。玉容乍浣。

问新寒这样,几曾经惯。素国红乡,可有三生旧伴。

雪般脸。记东风、那回庭院。

形式:

夜行船

冷浸空江星一个。正天边雁声凄堕。

今夜凭阑,何人擪笛,溪上小楼惟我。

暗里应流题叶过。至瞒他闹红单舸。

渔市船回,酒亭门闭,数点无聊灯火。

形式:

河渎神.题江上伏波庙

祠枕夜滩哗。铜鼓声中楚些。云台星座绣苔华。

年年庙火神鸦。雪路飞涛帆影白。山入五溪愁碧。

我是旧南征客。夕阳江上吹笛。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