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松江金文振同知

北州太守近新归,湖海飘零兴已违。

锦绶却藏桃竹箧,乌巾自称木棉衣。

鲈生浙水思张翰,鹤唳华亭叹陆机。

书札频频劳问讯,白头相见故人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元代叶兰所作的《寄松江金文振同知》诗,描绘了一位北州太守归乡后,心境与过往生活的对比,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北州太守近新归”,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归家的事实,暗示其曾远离家乡,如今归来,情感复杂。接着“湖海飘零兴已违”一句,表达了主人公在经历了湖海漂泊之后,内心的情感已经发生了变化,或许是对过往自由自在生活的怀念,或是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

“锦绶却藏桃竹箧,乌巾自称木棉衣”两句,通过服饰的转变,展现了主人公从官场的华丽回归到朴素的生活状态,锦绶(官服上的装饰)被藏起,乌巾(古代官员或士人常戴的帽子)与木棉衣(平民穿着的衣物)的搭配,既体现了身份的落差,也暗示了对自由与简单生活的向往。

“鲈生浙水思张翰,鹤唳华亭叹陆机”引用了两个典故,张翰因思鲈鱼而辞官归隐,陆机则因鹤鸣而感叹人生。这两句诗借用了古人归隐的故事,表达了主人公对自然生活和内心宁静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官场生活的留恋与无奈。

最后,“书札频频劳问讯,白头相见故人稀”两句,点明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频繁的书信往来,不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暗含了岁月流逝、故人难见的感慨。白头相见,意味着时光荏苒,曾经的伙伴可能已经老去,相聚的机会变得稀少,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友情珍贵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归乡后心境的变化、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在仕途与归隐之间的心路历程,以及对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76)

叶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金文振同知还松江

对客凄凉话旧游,遥遥楚尾接吴头。

山回紫凤冲天起,江绕青龙入海流。

寄别诗题蒲叶扇,送行人上木兰舟。

愁来重忆华亭路,缥缈云间十二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答苏仕常金台怀古

汉骑南来拥铁戈,凤城空绕旧山河。

堪怜玉殿閒青锁,无复金舆控紫驼。

一代衣冠成土壤,九重歌舞罢天魔。

祖龙王气百年尽,游客悲来感慨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居庸关怀古

峻岭崎岖古栈长,蛟龙盘互郁苍苍。

翠华北望关门锁,玉辇西来石路荒。

社稷倾亡无礼乐,山河险固谩金汤。

北歌莫向樽前唱,羌笛胡笳总断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灯夕简南轩彭敬宗二首(其一)

东风摇曳翠丝丝,春到门前五柳枝。

自叹叶公谁问政,却怜鲍叔独相知。

愁来寂寞惟耽酒,老去颠狂不废诗。

南陌东城箫鼓闹,看灯且过上元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