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佐的《咏志二十首(其七)》,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道德修养的深刻思考。首句“今兹复来兹”描绘了时光轮回,再次来到眼前的情景,诗人希望关注美好的事物,如丰收的禾麦,寓意充实生活的同时珍惜光阴。接着,“饱食轻寸阴”强调了时间的宝贵,不能因享受物质而忽视精神层面的提升。
诗人进一步指出,“日月驰光辉,中自为蝥贼”,意思是光阴如日月飞逝,若不及时修身养性,内在会被腐蚀。“天下归其仁,颜生惟自克”借用儒家思想,倡导仁德之心,认为只有自我约束,才能达到内心的清明。最后两句“芟除若不早,斤斧何嗟及”警示人们要及时改正错误,否则等到问题严重时就悔之晚矣,表达了对及时行动的强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农事为引,寓言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