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中望所迟客诗

杳杳日西颓,漫漫长路迫。

登楼为谁思?临江迟来客。

与我别所期,期在三五夕。

圆景早己满,佳人犹未适。

即事怨睽携,感物方凄戚。

孟夏非长夜,晦明如岁隔。

瑶华未堪折,兰苕已屡摘。

路阻莫赠问,云何慰离析?

搔首访行人,引领冀良觌。

形式: 古风

翻译

太阳在西方渐渐沉落,漫漫长路,依然不见他的踪影,心情越发焦急。
登上高楼是为了思念谁呢?是为了等待着远方的友人前来赴约。
与我分别的时候他和我约定,十五的晚上,要来看我。
今晚的月亮,早已圆满无缺,好友却迟迟没有前来赴约。
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分手如今,望着孤零零的月儿,内心倍感忧伤凄切。
初夏的夜晚并不漫长,可太阳再次升起时,仿佛经过了一年时光。
麻花依然含苞未放,兰草的花,却已屡屡采摘。
道路阻隔,音问不通,怎么能安慰离居的友人呢?
我焦躁不安,向行人打听你的消息,翘首等待,希望能与你欢乐相会。

注释

南楼:始宁墅中一座住宅的门楼。
迟:等待。
杳杳:深远幽暗的样子。
迫:窘迫,着急。
为谁思:即思念谁。
三五夕:十五日的夜晚。
圆景:月亮。
佳人:指友人。
适:来也。
睽携:分离。
方:常。
孟夏:初夏。
晦明:由黑暗到明亮,指一夜。
瑶华、兰苕:皆指香花美草。
搔首:爬弄头发,表示焦急。
引领:伸长颈项。
良觌:欢乐的会见。
觌,相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等待与离别的愁苦情怀。诗人站在楼上,望着日落西山和漫长的道路,心中充满了对远方来客的思念。通过“登楼为谁思,临江迟来客”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期待,而这种期待并非简单的等待,因为有“与我别所期,期在三五夕”的设定,表明这是一个具体的约定时间。

然而,“圆景早已满,佳人殊未适”则透露出一种不安和不满。诗中的“即事怨睽携,感物方凄戚”显示了诗人对现实状况的不满,以及这种离别带来的悲凉情绪。而"孟夏非长夜,晦明如岁隔"则是时间流逝和光阴似箭的写照,这种感觉让人感到时间仿佛被拉得更长,更增添了离愁。

诗中还提及自然景物,如“瑶华未堪折”和“兰苕已屡摘”,这两句通过花开花落的意象,表达了时光易逝以及人事变迁。最后,“路阻莫赠问,云何慰离析”则是在询问如何安慰那些因为道路不通而无法相聚的人心。而“搔首访行人,引领冀良觌”则是诗人在寻找着过往的旅人,试图找到一些美好的回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等待与离别中的复杂情绪,是一首充满深沉意境和独特情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109)

谢灵运(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集》等14种

  • 籍贯: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
  • 生卒年:385年-433年

相关古诗词

相逢行

行行即长道。道长息班草。邂逅赏心人。

与我倾怀抱。夷世信难值。忧来伤人。平生不可保。

阳华与春渥。阴柯长秋槁。心慨荣去速。

情苦忧来早。日华难久居。忧来伤人。谆谆亦至老。

亲党近恤庇。昵君不常好。九族悲素霰。

三良怨黄鸟。迩朱白即赪。忧来伤人。近缟洁必造。

水流理就湿。火炎同归燥。赏契少能谐。

断金断可宝。千计莫适从。万端信纷绕。

巢林宜择木。结友使心晓。心晓形迹略。

略迩谁能了。相逢既若旧。忧来伤人。片言代纻缟。

形式: 乐府曲辞

种桑诗

诗人陈条柯,亦有美攘剔。

前修为谁故,后事资纺绩。

常佩知方诫,愧微富教益。

浮阳骛嘉月,艺桑迨闲隙。

疏栏发近郛,长行达广埸。

旷流始毖泉,湎途犹跬迹。

俾此将长成,慰我海外役。

形式: 古风

郡东山望溟海诗

开春献初岁,白日出悠悠。

荡志将愉乐,瞰海庶忘忧。

策马步兰皋,緤控息椒丘。

采蕙遵大薄,搴若履长洲。

白花皓阳林,紫䖀晔春流。

非徒不弭忘,览物情弥遒。

萱苏始无慰,寂寞终可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顺东西门行

出西门。眺云间。挥斤扶木坠虞泉。信道人。鉴徂川。

思乐暂舍誓不旋。闵九九。伤牛山。

宿心载违徒昔言。竞落运。务颓年。

招命侪好相追牵。酌芳酤。奏繁弦。惜寸阴。情固然。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