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三首(其三)赵普

佐面动高遇亦隆,曾闻自诩读书功。

鄙夫章句分明在,未及当时半部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此诗《咏史三首(其三)》由清代诗人周馨桂所作,通过赵普的故事,展现了对勤学苦读与功名的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佐面动高遇亦隆”,描绘了赵普在辅佐君王的过程中,因其卓越的才能和智慧而受到高度的赏识与重用。这里的“佐面”即辅佐之意,“动高遇”则指其受到的重视与提拔。这一句以赵普的成功作为背景,引出了下文对其读书功底的探讨。

次句“曾闻自诩读书功”,点明了赵普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是因为他自谦地称颂自己的读书之功。这里“自诩”一词,既表现了赵普的谦逊态度,也暗示了他深厚的学识积累。

接着,“鄙夫章句分明在”,转而从反面提出观点,意为即便是那些看似平凡、不被重视的读书人,他们的知识与学问同样清晰可见,不容忽视。这句强调了知识与能力的重要性,不论出身如何,只要勤奋学习,都能有所成就。

最后,“未及当时半部中”,以赵普为例,说明即使是最杰出的学者,也未必能完全掌握所有知识,更何况是其他人。这句不仅体现了知识的无限性和学习的持续性,也暗含了对后世学者的勉励,即追求知识永无止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赵普故事的引用,巧妙地探讨了读书与功名、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知识的普遍性和追求的持续性,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256)

周馨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诸生。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经学,诗学三唐,擅书艺,工诗词。著有养斋诗文集五卷。邑志传儒林

  • 字:小山
  • 籍贯:顾山

相关古诗词

渔洋

煌煌新城公,蔚为诗人宗。

维时要路人,称觞宏阁中。

有人持金笺,请诗铭其功。

屈笔媚权贵,夫岂君子风。

慨然谢之去,长啸气若虹。

偏于邵潜邢昉徒,生死拯困穷。

九原不可作,士将安所从。

形式: 古风

偶成

偶来川上水盈盈,逝者如斯悟性情。

至竟东流同到海,何须泾渭太分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京兆行

五日京兆行,事复安能视。

果然按絮掾,旋为亡命子。

亡命亦何愚,荣辱不须臾。

古来直如弦,往往有他虞。

不见曲如钓,富贵多欢娱。

有客夙好游,归自东南州。

问君何所见,所见多诸侯。

诸侯何所为,所为多自谋。

须存五日心,不尔人为雠。

客言勿复多,且住听我歌。

世途险羊肠,陆海多风波。

富贵犹如此,贫贱可若何。

形式: 古风

途中

渔湿清溪路,鸡鸣老树村。

遥山青到眼,细草绿消魂。

野旷迷前渡,云低忆故园。

人生何所似,鸿爪雪中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