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韵答弥明圣言二首(其二)

游丝落絮弄春晴,挽我花边唤曲生。

挈榼在门惊剥啄,褰裳出户喜逢迎。

小园曲折藏三径,暇日从容共一行。

且复解颐谈衮衮,圣贤深处不容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游丝和落絮在晴朗的春天嬉戏,拉着我在花边唤起曲生的记忆。
提着酒壶在门口听到敲门声,急忙撩起衣裳出门迎接,满心欢喜。
小小花园弯弯曲曲隐藏三条小路,闲暇时我们悠闲漫步同行。
暂且放下烦恼,畅谈不停,圣贤的智慧之地不容琐碎之声打扰。

注释

游丝:轻盈的柳絮。
落絮:飘落的柳絮。
晴:晴朗的天气。
挽:拉。
曲生:旧友或乐师。
榼:古代盛酒的器具。
剥啄:敲门声。
褰裳:提起衣裙。
逢迎:迎接。
小园:小花园。
曲折:蜿蜒曲折。
三径:隐士住处的小路。
暇日:闲暇时光。
解颐:开怀大笑。
衮衮:连续不断。
圣贤:品德高尚的人。
不容声:不允许有杂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名为《用前韵答弥明圣言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诗人的闲适生活。

“游丝落絮弄春晴”一句,以轻盈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柳絮随风飘扬的景象,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挽我花边唤曲生”则表现了诗人在花前细声吟唱,呼唤出美妙的旋律,如同与春天对话。

“挈榼在门惊剥啄,褰裳出户喜逢迎”两句,通过对家鸡和衣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平凡而又温馨的时刻。鸡鸣啄食,诗人穿戴整齐,都是生活中的小确幸。

“小园曲折藏三径,暇日从容共一行”则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小园景象,诗人在闲暇之日,悠然自得地与友人漫步其中,每个转角都藏着诗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领悟。

最后,“且复解颐谈衮衮,圣贤深处不容声”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高远理想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在闲适之中也未曾忘记过往圣贤的教诲。这里的“解颐”指的是放松面部表情,即是说诗人在谈论这些深奥而又庄重的话题时,也保持着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得、崇尚高远的个性,以及他对于生活美好与精神追求的一种平衡态度。

收录诗词(821)

王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晦仲。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 号:双溪
  • 籍贯:婺源(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37——1218

相关古诗词

用前韵答弥明圣言二首(其一)

清昼浑无客叩关,不知春色满溪山。

少年侧目云霄上,今日藏身翰墨间。

挥麈逢君谈世事,举杯为我变衰颜。

归来更倚绳床坐,剩得劳生一日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石盆荷叶

月明露冷净娟娟,收入窗间一掬泉。

不用亭亭张翠盖,也能细细叠青钱。

时因新汲分瓶杓,暗有微香散简编。

留待移根栽玉井,开花十丈藕如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石倅宗卿挽诗(其一)

洁白心如玉,宽和气似春。

索居当晚岁,取友得斯人。

婺女书难再,泉南迹已陈。

天高不可问,反袂独伤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石倅宗卿挽诗(其二)

能吏今非少,纯儒古亦稀。

斯人胡不寿,吾道岂其非。

才自堪时用,心难与义违。

九原无起日,谁复可同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