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印学正

郢手由来善运斤,楚天空阔鹗书频。

蛟龙岂是池中物,虮虱聊为地上臣。

细雨斜风潜入夜,岸花汀草已知春。

君如不负虚前席,治体当言寝积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与印学正》由宋代诗人释元肇所作,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以及个人修为的深刻思考。

首联“郢手由来善运斤,楚天空阔鹗书频”,以郢地巧匠善于使用斧头的典故,比喻印学正(即诗人自己)在学问上的精熟与高超,同时以楚天广阔、鹗书频繁的景象,象征着广阔的学术天地和勤奋不息的学习精神。

颔联“蛟龙岂是池中物,虮虱聊为地上臣”,运用蛟龙与虮虱的对比,蛟龙非池中之物,暗示真正的才智之士不应局限于小环境,而应追求更广阔的舞台;虮虱虽小,却作为地上之臣,也暗含即使身处低微,亦能尽职尽责之意。

颈联“细雨斜风潜入夜,岸花汀草已知春”,描绘了一幅春夜细雨斜风、岸上花朵与草丛在静谧中感知春天来临的画面,既富有自然之美,又蕴含着时间流转、万物复苏的哲理,象征着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尾联“君如不负虚前席,治体当言寝积薪”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印学正能够不负众望,像古代贤者一样,为国家治理提出真知灼见,如同积累柴薪以备冬寒,预示着对印学正未来贡献的期待与鼓励。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印学正的期许,也蕴含了对个人修为、社会责任以及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寓意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诗风的雅致与深沉。

收录诗词(387)

释元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浙翁

凌霄峰顶极高寒,中有高人把钓竿。

万里江湖未归客,满天风雪独凭阑。

医和世遇肱三折,慈氏门开指一弹。

管领梅花春有意,免教回首望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见北涧

橘洲骨冷不容呼,正始遗音扫地无。

一代风流今北涧,十年妙语得西湖。

人皆去献辽东豕,我亦来观屋上乌。

春尽闭门无恙不,杨花飞作雪模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寄江西益侍者

狼伍峰前一御风,十年消息莫相通。

山从入望何曾极,水若知愁不向东。

芳草天迷云梦泽,垂杨烟暝馆娃宫。

闻君已作包桑计,可念馀生尚转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吴江

不到松江又一年,且于佳处小留连。

千寻彩影虹垂地,万顷清寒玉浸天。

塘路罕逢骑马客,人家少似钓鱼船。

三高冷眼应相笑,送往迎来亦可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