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明月寺

杖藜投野寺,步月入山棱。

方丈明孤烛,袈裟谒两僧。

厨烟分异茗,炉火燃香藤。

近识罗浮面,抟空一老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夜访山中寺庙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神秘的氛围。首句“杖藜投野寺,步月入山棱”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手持藜杖,踏着月光,踏入山林深处,投宿于荒野寺庙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深邃的意境。

接着,“方丈明孤烛,袈裟谒两僧”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寺庙内的环境。在一间小小的方丈室里,仅有一支孤烛照亮着,僧人们身着袈裟,等待着来访者的到来。这不仅体现了寺庙的简朴与清幽,也暗示了僧侣们的生活简单而虔诚。

“厨烟分异茗,炉火燃香藤”描绘了寺庙内日常生活的细节。厨房的炊烟中飘散出不同种类的茶叶香气,炉火上燃烧着香藤,为寺庙增添了一份清雅之气。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寺庙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也体现了僧侣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然的亲近。

最后,“近识罗浮面,抟空一老鹏”两句,诗人通过与僧侣的交流,仿佛与传说中的罗浮山(道教名山)有所接触,甚至与一只翱翔于空中的老鹏相会。这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体验,表达了诗人对精神自由和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夜宿寺庙时所感受到的宁静、神秘与超脱,以及对自然与宗教精神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419)

林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罗浮冲虚观

山灵久相候,今夜宿冲虚。

三岛天分处,双楼月到初。

已觉非人世,端堪卜此居。

豫章曾住处,万古一潸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冲虚观遗羽士

铁桥空在望,胜事几能同。

此地堪投足,吾生易转蓬。

剑光飞魍魉,云气隔崆峒。

欲把长生术,从头问葛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纪万梅书屋

蓬岛知何处,终南异此区。

林塘空怅怏,圜堵散抠趋。

夜照辜山月,春归误燕雏。

摩挲十年意,空看万梅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寄族弟秉之

城市风声隔,林泉兴味新。

眼中端望汝,地下足宁亲。

黑发终成雪,青山岂负人。

升沉休更问,颜子一生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