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对古代画梅艺术的品鉴与赞美。诗中以“八闽旁派蔓萝延”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梅树的蔓延生长,如同八闽地区旁枝蔓生的藤萝一般,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尾劲鳞皴效子弦”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梅树的枝干比作琴弦,强调了梅树坚韧不拔的品格和艺术表现力。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梅画的审美偏好:“我厌粗豪爱苍古”,表明他更倾向于欣赏那些风格苍劲、古朴而不失雅致的梅画作品。最后,“瓣香私祝洞阳仙”一句,以“瓣香”象征对艺术大师的敬仰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能够创作出如此高雅之梅画的艺术家的深深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梅画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他对艺术大师的崇高敬意,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艺术评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