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水落山高古渡幽,马蹄轻健蹴溪流。
朝行暮止三千里,叙旧逢新一十州。
倦听乱蝉催落日,喜看黄菊助残秋。
不才于世无禆补,强就奔驰祗自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韦骧在江南地区的游历之感。首联“水落山高古渡幽,马蹄轻健蹴溪流”以山水为背景,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马蹄轻捷地踏过溪流,增添了动态之美。颔联“朝行暮止三千里,叙旧逢新一十州”则通过数字的对比,展现了诗人长途跋涉的旅程,同时也蕴含着与老友重逢、结识新知的喜悦。
颈联“倦听乱蝉催落日,喜看黄菊助残秋”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傍晚时分,蝉鸣声声,似乎催促着太阳下山,而黄菊的盛开则给秋天增添了几分生机与色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尾联“不才于世无禪补,强就奔驰祗自羞”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才华平庸、无法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自谦之情,同时又因不得不奔波劳碌而感到羞愧,体现了其内心的矛盾与自我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风光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宋代文人游历四方、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不详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赏过中秋才两夕,人心独待月华多。
也知不惜饶光照,争奈閒云好事何。
西风吹叶影悠悠,行役江城旅思收。
名慕荆州欣一见,道经鄱水爱三秋。
芙蓉欲蕊斜阳转,鸿雁初飞爽气浮。
不用樽前苦相劝,斗筲唯恨怯觥筹。
落日山川晚鼓休,西风楼阁远烟收。
清谈亹亹忘尘役,醁酒深深战暮秋。
独恨去当霜草路,不能留见菊花浮。
更惭健句酬衰唱,刻烛甘输第一筹。
风骞绣额炉香转,江照金樽宿霭收。
尘客轻装渡寒水,主人佳句压清秋。
自忘远驭瘏兼病,岂顾閒书沈与浮。
回首高城空企望,驰情无算不堪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