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陈制帅子华二首(其一)

北山老子勉斋翁,总把经纶付我公。

胸次诗书行杲日,兵前草木转春风。

五溪衣服桑麻尽,万里东南烟火空。

直待此行料理著,却镌歌颂对闽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北山的老子勉励斋翁,将治国方略全托付给我。
他的胸中满载诗书,如同明亮的太阳,战争前的草木似乎也沐浴着和煦的春风。
五溪之地的衣物和麻织品都已充足,广阔的东南地区烟火气尽显繁华。
直到这次行程结束,一切都安排妥当,我将返回闽中,刻下赞美之歌。

注释

老子:古代哲学家,这里指有智慧的长者。
勉斋翁:可能是作者对某位老者的尊称。
经纶:治理国家的策略和才能。
我公:对对方的敬称,指代勉斋翁。
胸次:内心,胸膛之中。
杲日:明亮的太阳,比喻智慧或才华。
兵前:战争之前,暗示和平时期。
春风:比喻和煦的氛围或政策。
五溪:古代地名,泛指偏远地区。
东南:中国东南方向,可能指特定区域。
烟火空:形容人烟稀少,烟火气消失。
料理:安排,处理。
镌:雕刻,这里指刻碑纪念。
闽中:福建省的古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椅的作品,题为《见陈制帅子华二首(其一)》。诗中,罗椅以“北山老子勉斋翁”起笔,将治理国家的重任托付给“我公”,表达了对陈制帅子华的期许和鼓励。接下来的两句“胸次诗书行杲日,兵前草木转春风”,赞美了陈子华饱读诗书,有如明亮的太阳照耀,他的到来能给战地带来生机与活力。诗人接着描述了五溪之地的民生改善,“五溪衣服桑麻尽”,意味着这里的百姓生活得到提升,而“万里东南烟火空”则象征着东南地区的繁荣景象。最后,诗人期待陈子华此次出行能取得成功,并表示将来会镌刻歌颂他的事迹,以示敬意。

整首诗通过比喻和描绘,展现了对陈子华的赞赏和对其治政能力的肯定,同时也寄寓了对地方发展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49)

罗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刘孟元见贽韵二首(其二)

久坐不知夜,饥鼯窥瓦檠。

诗徒我乐国,酒不打愁城。

白雪夫君句,黄花老我情。

商量能任不,胜欲饮公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次刘孟元见贽韵二首(其一)

不见碧瑶叟,年龄二十馀。

儿今亦耆旧,孙复抱诗书。

后浪催人老,长笺不我疏。

眼中谁有此,雅雅更鱼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远游

因梦吴云赋远游,江花扶柁水悠悠。

半轮月散千山影,一叶舟胜万斛愁。

天气渐于寒食近,春风祗到牡丹休。

水程孤冷难为夜,起吸沧江当拍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云巢

芰制荷衣不御寒,古人持以傲罗纨。

隐虽有味非中道,出本无心始耐看。

钓濑不妨侵帝坐,跨鲸何似对金銮。

先生出手前贤上,莫恋松风十二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