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前一日江头夜泊

萧散楼船客,烟波送夕曛。

江声喧静夜,旅况冷孤云。

好句愁中得,疏钟梦后闻。

龙山朝可望,吾独愧参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孤独的旅行者在江边夜晚泊舟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联“萧散楼船客,烟波送夕曛”,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悠远、宁静的氛围。诗人以“萧散”形容楼船上的客人,既暗示了人物内心的淡泊与超然,也映衬出周围环境的辽阔与宁静。接着,“烟波送夕曛”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将时间推进至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增添了几分温暖与诗意。

颔联“江声喧静夜,旅况冷孤云”,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体验。夜幕降临,江水的声音似乎更加响亮,与四周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喧嚣又宁静的复杂氛围。而“旅况冷孤云”则直接点明了诗人作为旅人的身份,以及在孤独的云朵映衬下,内心所感受到的寂寞与冷清。

颈联“好句愁中得,疏钟梦后闻”,转而表达诗人创作的灵感与心境。在愁绪中,诗人却能捕捉到美好的诗句,这既是才华的体现,也是对生活困境中仍能保持乐观态度的赞颂。而“疏钟梦后闻”则暗示了诗人通过梦境获得灵感,醒来后听到远处传来稀疏的钟声,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增添了神秘与浪漫色彩。

尾联“龙山朝可望,吾独愧参军”,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自我的反思。龙山是古代文人雅士常去游赏的地方,此处暗含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然而,“吾独愧参军”一句,却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像古代文人那样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有所建树的遗憾与自责。整首诗在赞美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收录诗词(3)

高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寻碧山吟社遗址怀兴复诸先生

兴废非偶然,当年事犹昨。

只今久沦灭,屈指频惊愕。

废池春草封,古蔓残碑络。

青山独无恙,空翠向人落。

我欲共素心,卜此山居乐。

回念山中人,高风久不作。

俯仰竟茫茫,斜阳没村郭。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石浪庵山楼社集分体分韵得七律青字

值杖层波挂酒瓶,春风良会屐初停。

楼高百尺虚窗白,浪涌千重列岫青。

闲就客吟泉上石,话同僧过竹边亭。

醉于马上乘船过,松外春涛万古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冬日早渡柳园口

水浅流还急,寒轻冻未凝。

树迷三里雾,澌走一河冰。

断岸心多怯,中流感忽增。

何时春涨发,破浪借风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古道

古道列桑麻,槎枒老树斜。

居人原土著,游子自天涯。

石屋山神庙,花墙戍卒家。

驱车看落日,林杪散烟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