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和湘东王诗三首(其一)秋夜

楼上起秋风,绝望秋闺中。

烛溜花行满,香燃奁欲空。

徒教两行泪,俱浮妆上红。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夜晚,女子独居楼阁中的凄凉景象。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绝望。

首句“楼上起秋风”点明了地点与季节,秋风的起始预示着季节的更迭,也暗示了女子心境的转变。接着,“绝望秋闺中”直接表达了女子在秋夜中的孤独与无助感,一个“绝望”字眼,将她的情感推向了极致。

“烛溜花行满,香燃奁欲空”两句,通过蜡烛的流淌、香气的消散,以及奁盒即将空无一物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女子情绪的低落。蜡烛的滴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而香炉中香气的逐渐消失,则暗示了情感的消逝。奁盒的空无一物,可能象征着女子情感的失落或对过往美好事物的回忆。

“徒教两行泪,俱浮妆上红”则是对女子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两行泪水不仅流露了她的悲伤与痛苦,同时也映照出她妆容上的红晕,这红晕可能是因泪水而显得更加鲜明,也可能是她内心情感的外化。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女子在孤独夜晚中的情感状态,以及她面对孤独与绝望时的无力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秋之夜,女子独居楼阁中的凄美画面,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深刻地表达了人物的情感世界,展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于孤独、绝望等复杂情感的细腻捕捉与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2)

刘缓(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风流倜傥,名高一府。为湘东王萧绎中录事。时西府盛集文学之士,而缓居首,常云:“不须名位,所须衣食。不用身后之誉,唯重目前知见。”后随湘东王至江州,卒

  • 字:含度
  • 籍贯:南朝梁平原高唐
  • 生卒年:?—约540

相关古诗词

杂咏和湘东王诗三首(其二)寒闺诗

别后春池异,荷尽欲生冰。

箱中剪刀冷,台上面脂凝。

纤腰转无力,寒衣恐不胜。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杂咏和湘东王诗三首(其三)冬宵

不堪寒夜久,夜夜守空床。

衣裾逐座褶,钗影近灯长。

无怜四幅锦,何须辟恶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左右新婚诗

小史如初日,得妇类行云。

琴声妾曾听,桃子婿经分。

蛾眉参意画,绣被共笼薰。

偏增使君妒,无趣遣相闻。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在县中庭看月诗

移榻坐庭阴,初弦时复临。

侍儿能劝酒,贵客解弹琴。

柏叶生鬟内,桃花出髻心。

月光移数尺,方知夜已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