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都宪椿萱挽诗二首(其一)

东山有灵木,上孕三凤雏。

蔽芾长翛羽,志岂于丘隅。

一雏上天飞,出入承明庐。

霜飙灵木摧,愁凤将安如。

木摧不复秀,凤愁不可祛。

声华照穹石,千秋齐鲁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东山有灵木”开篇,描绘了一幅充满神秘与幻想的景象。诗人借“三凤雏”的形象,隐喻了才华横溢之士的成长与命运。凤雏象征着初露头角的才子,它们在东山的灵木中孕育,展翅欲飞,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完全展翅高飞,表达了对人才成长过程中的挫折与遗憾的感慨。

“蔽芾长翛羽,志岂于丘隅。”这两句诗赞美了这些凤雏拥有长而飘逸的羽毛,其志向远大,绝非局限于一隅之地。然而,“一雏上天飞,出入承明庐”,描述了一只凤雏成功飞上了天,出入于皇宫之中,暗示了才华横溢之士最终得到了施展的机会和认可。

然而好景不长,“霜飙灵木摧,愁凤将安如”。随着“霜飙”的降临,灵木被摧毁,象征着环境的恶化或外部力量的打击,使得凤雏的处境变得艰难。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担忧,也是对整个社会环境的忧虑。

“木摧不复秀,凤愁不可祛。”灵木不再茂盛,凤雏的愁苦无法消除,表达了对才华被埋没、理想无法实现的深深惋惜。最后,“声华照穹石,千秋齐鲁墟。”即使在困境中,凤雏的名声和才华依然能照亮大地,留下千年的痕迹,寓意着即便遭遇不幸,但才华与名声仍能流传后世,给予人们启示与鼓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人才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才华得以展现与传承的渴望与期待。

收录诗词(743)

符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丛都宪椿萱挽诗二首(其二)

丛公抱经略,宿著边城威。

商声何迫促,千里来庭闱。

庭木早既彫,庭萱今复委。

空堂寂回首,鼎养馀甘肥。

林乌恨罔极,血洒沾裳衣。

孝思允惟则,肃纪公将归。

形式: 古风

西野为淮阴友人赋

我昔游天台,逢君赤城邸。

十载一为别,相望淮阴市。

驾言西野中,楚泽多芳芷。

兰挠事采撷,岁聿云暮矣。

采之欲遗谁,良复慰知己。

安得挽君车,远上西山趾。

永与异人居,绝粒从兹始。

形式: 古风

客南昌力疾与故人期过

客居不解颐,疾抱何痛毒。

淟涊百刻中,十九处床褥。

夜久遥思兴,云长乡梦促。

卧盻璧上琴,盆池荡朝旭。

缅怀同心人,冀写无弦曲。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叠酬友人

羹藜弗充虚,厚味乃酖毒。

荐稿岂润榻,芒剌生重褥。

怡旷易处心,牢笼苦烦促。

原兽走索群,山禽鸣待旭。

遐想尘虑涤,长歌振林曲。

形式: 古风 押[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