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放鹤曲》由明代诗人袁廷昌所作,通过对江亭美景的描绘和对放鹤行为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归隐生活的向往。
首句“江亭如画趁晴晖”,以“如画”形容江亭在阳光照耀下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接着,“凭栏放鹤看高飞”一句,通过“凭栏”这一动作,将读者带入诗人的视角,仿佛与诗人一同站在江边,欣赏着鹤群在蓝天中翱翔的壮观景象。鹤的“高飞”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自由与超越。
“白云深处何时归”一句,将视线引向远方的白云,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遐想和对回归内心宁静的渴望。这里的“何时归”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是对心灵归宿的追寻。
最后,“何时归,记华表。笑沧桑,尘事了。”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提到“华表”,可能暗指古代立于道路旁的标志,象征着历史的见证。通过“笑沧桑,尘事了”,诗人以一种超脱的态度看待世事变迁,暗示自己已从世俗的烦恼中解脱出来,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刻探索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