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王又旦的《古从军词和马云翎(其三)》描绘了一幅边塞行军图景。首句“秣马临清漳”展现了士兵们在清澈的漳河边喂马准备出发的场景,气氛凝重而紧张。接着,“漳水咽不流”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河水似乎也为即将来临的战争而悲鸣。
“两河多绿草”暗示了环境的荒凉与生机,然而“王程尚悠悠”则揭示了征程的漫长和未知。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士兵们长时间辛苦劳作,对饲料的精细挑选和武器的精心维护,反映出他们对战争的严肃态度和对生存的执着。
“月余大蕃息”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军队规模有所扩大,但“惜哉时已遒”又透露出时间紧迫,战争的脚步逼近。随后的“戈鋋明落日,猎骑出长楸”描绘了夕阳下士兵们装备整齐,准备狩猎般出击的壮观画面。
最后两句“淹留将奈何,空与狐兔仇”表达了诗人对士兵们滞留于此,无法避免与野兽为敌的无奈,也隐含着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古代士兵们的艰辛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