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试检春光,都不在、槿篱茅屋。

荒城外、牯眠衰草,鸦啼枯木。

黄染菜花无意绪,青描柳叶浑粗俗。

忆繁华、不似少年游,伤心目。棠坞锦,梨园玉。

燕衣舞,莺簧曲。艳阳天输与,午桥金谷。

行处绮罗香不断,归时弦管声相逐。

怕夕阳、影散近黄昏,烧银烛。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词以春天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槿篱茅屋之外的荒凉景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往昔繁华的怀念。"荒城外、牯眠衰草,鸦啼枯木",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冷清的画面,暗示了时光流转和人事沧桑。

"黄染菜花无意绪,青描柳叶浑粗俗",运用对比手法,写出眼前朴素的自然景色与记忆中过去的繁华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词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惋惜。"忆繁华、不似少年游,伤心目",直接抒发了词人对青春不再的感慨和内心的伤感。

接下来,词人借"棠坞锦,梨园玉"来象征昔日的奢华生活,"燕衣舞,莺簧曲"则描绘了歌舞升平的场景。然而,这些都已成为过去,"艳阳天输与,午桥金谷",暗指美好的春光也无法留住那些消逝的繁华。

"行处绮罗香不断,归时弦管声相逐",进一步渲染了往日的热闹与今日的落寞,而"怕夕阳、影散近黄昏,烧银烛"则以夕阳西下、点燃银烛的场景,寓言时光流逝,更添凄凉之感。

总的来说,这首《满江红》通过对春光的描绘和对过往繁华的追忆,展现了词人对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以及对逝去青春的无尽怀念。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送理伯雍同知改除转运判官

双桧堂深,想前日、清风犹在。

才半载、政声传播,与人称快。

鞠草圜扉无滞讼,憩棠田舍留遗爱。

问方今、循吏几何人,公为最。明而恕,廉而介。

官易进,身难退。苦簿书业委,米盐繁碎。

雁鹜自怜群里聚,龙猪不计儿时会。

望美人、又向碧云西,徒增慨。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赠歌者

儿女多情,颇自恨、风云气少。

春梦里、莺啼燕语,瞥然惊觉。

寸寸凌波莲步稳,弯弯拭黛山眉峭。

似红云、一朵罩江梅,天然好。舞腰细,歌喉巧。

锦茵退,梁尘绕。更盈盈笑靥,樱唇红小。

金盏爱从心里换,玉山偏向怀中倒。

奈刘郎、前度看桃花,如今老。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清平乐

楚天云断。人隔潇湘岸。往事悠悠江水漫。

怕听楼前新雁。深闺旧梦还成。梦中独记怜卿。

依均相思碎语,夜凉桐叶声声。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

吴山梦断。依旧江南岸。惊起湿香飞汗漫。

倦听徘徊哀雁。神游极表难成。屏帏曲曲如卿。

深院吟蛩疏雨,断肠声外生声。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