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子山谒文信国公祠,同侯亭、寿泉作

野草摧霜血凝碧,突兀荒祠卧残石。

俎豆其间亦等闲,故应此地依忠魄。

大江滚滚从东来,朔风凛烈笳声哀。

谁向桑田话沧海,烟云变灭何有哉。

峰为文笔水为字,兹山屹作回澜势。

巍然坊表照乾坤,万古纲常此维系。

我来正值日当中,天宇寥廓群籁空。

哲人已往典型在,高山仰止萦私衷。

憾公生不唐虞际,稷契皋夔并同世。

星云糺缦复且歌,完将正气还天地。

不然有山可隐居,韬光自读圣贤书。

黄冠野服得随意,朱程周邵吾其徒。

如何破碎山河改,空使潜龙出枯海。

大厦倾岂一木支,此意何由问真宰。

平生志匪饱与温,成败利钝安足论。

忠孝之求不易副,一身早许酬君恩。

前日青原见遗墨,诗意琴心两凄恻。

空山无人水自流,千载如闻声太息。

青螺郁郁白鹭闲,一水相望咫尺间。

元灯未坠瓣香祝,江头日日穷跻攀。

桑梓敬恭重回首,感嗟兴废坐良久。

偶谈轶事问宗支,益信善人终有后。

归来延伫浴沂亭,惆怅冬青树不青。

欲买松楸更培植,崇祠呵护仗山灵。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文信国公祠的拜谒之情,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敬仰。诗中以自然景观象征人文精神,如“大江滚滚”、“峰为文笔水为字”,寓言文信国公的丰功伟绩如同山川之壮丽。同时,诗人通过“忠魄”、“纲常”等词,强调了文信国公的忠诚与道德准则的重要性。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对文信国公未能生于太平盛世的遗憾,以及对个人志向与历史变迁之间矛盾的感慨。诗人想象自己若能隐居山林,读书修身,但面对破碎的山河,只能空叹无力回天。这种情感的转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理想的深刻反思。

最后,诗人回到现实,表达对文信国公祠的景仰之情,以及对后人的期待,希望善行能够传承下去。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也有对时代变迁的无奈与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135)

刘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寿泉诗集》,即次集中《自题》韵(其一)

入洛机云早,虹光已烛天。

才名方藉甚,著作渐巍然。

怀抱空千古,风尘老一毡。

谁知广文冷,结习未能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寿泉诗集》,即次集中《自题》韵(其二)

儒腐乾坤大,茫茫付醉哦。

看云随意远,爱日觉欢多。

老律森高帜,深情寄浩歌。

名山吾共仰,攻玉肯求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题岳忠武所书墨庄碑后

笔大精忠贯,清芬奕叶传。

徐吴题字后,筠吉溯源先。

数典存遗泽,藏书念昔贤。

从兹天宝派,墨守继龙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裘云槎孝廉随侍虔州教授任,次留别韵(其一)

风流华胄溯英年,幸近阶庭识惠连。

家世丝纶光日月,文章台阁接云烟。

升堂每载元亭酒,隔座曾分子敬毡。

久与眉山通款洽,那堪别绪逐吟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