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平乐》由清代诗人郝湘娥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踏青的场景与情感。
首句“鹅黄柳色”点明了春天的色彩,鹅黄色的柳叶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如同织就的一抹烟云,清新而生动。接着,“一抹烟如织”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柔美氛围,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编织的一幅画卷。
“倚遍南楼莺语寂”一句,通过“倚遍”二字,展现了主人公对春景的深切留恋,她或许曾独自倚靠在南楼之上,聆听那莺歌燕舞的美妙旋律,但此刻,随着“莺语寂”,一切热闹与生机似乎都归于宁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期待。
“又是暮山凝碧”则将视角转向傍晚时分的山峦,碧绿的山色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深沉,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同时也为下文的活动提供了背景。
“忽闻女伴相邀,踏青准拟明朝”两句,笔锋一转,描绘了一群少女在春日的邀请下,计划第二天一同前往郊外踏青的情景。这份友情的温暖与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为整首词增添了几分活泼与生机。
最后,“单少绣花鞋子,呼鬟连夜双挑”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踏青前的准备工作。少女们穿着绣花鞋,忙碌地准备着,夜晚的灯火映照在她们忙碌的身影上,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体而言,《清平乐》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春日踏青的美好时光,以及其中蕴含的人际情感与生活情趣,是一首富有时代特色和个人风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