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碑叹

二萧同起南兰陵,正如文叔与伯升。

至今人悲大萧死,赍恨不见梁家兴。

崇崇之陵久为谷,岂惟群盗分珠玉。

断碑槎牙弃道边,文字班班犹可读。

剥剜苔藓一悽然,俯仰人间几变迁。

世人作碑君勿哂,千载园林须石笋。

形式: 古风

翻译

两位萧姓人士在南兰陵一同崛起,就像文叔和伯升一样
直到现在人们还为大萧的去世感到悲伤,遗憾未能看到梁家的兴盛
高大的陵墓早已变为山谷,哪里只是强盗瓜分了珠宝
残破的石碑参差不齐地丢在路边,上面的文字依然清晰可读
剥落的苔藓让人凄然,见证了人间世事的多次变迁
世人立碑你不必嘲笑,千年的园林还需石碑点缀

注释

二萧:指两个名叫萧的人物。
文叔:可能指历史上的人物,此处代指有威望的人。
伯升:可能也是历史人物,与文叔类似。
大萧死:指其中一位萧姓人士的去世。
赍恨:怀着遗憾。
梁家兴:可能指某个家族的兴起或王朝的更迭。
崇崇之陵:高大的陵墓。
岂惟:岂止。
群盗:盗贼群体。
断碑:残破的石碑。
文字班班:文字清晰。
剥剜:剥落、挖掘。
苔藓:青苔。
一悽然:令人感伤。
人间:世间。
变迁:变化。
世人作碑:普通人立碑纪念。
哂:嘲笑。
石笋:比喻形状如笋的石碑,常用于装饰园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断碑叹》。诗中通过描绘二萧(南兰陵的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将他们的命运与梁家兴衰相联系,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英雄陨落的感慨。诗人以大萧之死引发哀思,感叹其未能见证梁氏家族的复兴。接着,他描述了陵墓荒废,盗贼掠夺,连断碑都残破不堪,字迹斑驳,但仍能勉强辨识。诗人对剥蚀的碑文感到凄凉,暗示时间无情,人事如梦,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迁。他劝诫后人,即使面对废弃的碑石,也不应嘲笑,因为千百年后,这些遗迹仍能成为园林中的点缀,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延续。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陆游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晚立

倦凭小竖立柴门,残角疏钟欲断魂。

伤雁养翎依荻浦,渡牛浮鼻望烟村。

壮心已觉随年往,孤学何由与俗论。

数点雨声催返舍,小窗灯火对壶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晚兴二首(其一)

偶扶藜杖过傍村,却倚禅床坐小轩。

日落鸦栖津树暗,人归鹤踏钓船翻。

挽弓从笑识丁字,刺绣终胜倚市门。

羹芋一杯吾自饱,诸儿强为置盘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晚兴

一声天边断雁哀,数蕊篱外蚤梅开。

幽人耐冷倚门久,送月堕湖归去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晚过五门

五门路,四月乳鸦啼绿树。

闲游但喜日初长,薄暑始知春已去。

楼头风高舞双旗,画角声中日还暮。

马蹄特特无断时,老尽行人路如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