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元思朋微韵二首(其一)

吟清字字使人冰,惠我多于锡百朋。

照破尘心如镜镜,续传诗派似灯灯。

句工可信堪呈佛,格老谁嗤要惹僧。

但把功名付篇什,莫论青竹几人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以“和元思朋微韵二首(其一)”为题,出自宋代诗人林希逸之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首联“吟清字字使人冰,惠我多于锡百朋”,开篇即以“吟清”二字点明诗歌的纯净与高雅,仿佛每一字都如同冰晶般清澈透明,给予读者心灵上的洗涤与启迪。接着,“惠我多于锡百朋”则以锡器的珍贵比喻诗歌的宝贵价值,暗示诗歌对于读者精神世界的滋养远超物质财富。

颔联“照破尘心如镜镜,续传诗派似灯灯”,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净化作用,将诗歌比作能照见人心深处尘埃的明镜,又比作照亮后人前行道路的灯火,强调了诗歌在传承文化、启迪智慧方面的重要意义。

颈联“句工可信堪呈佛,格老谁嗤要惹僧”,通过“句工”与“格老”的对比,赞美了诗歌在技艺与风格上的精湛与成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自信与坚守,不畏世俗的非议与批评。

尾联“但把功名付篇什,莫论青竹几人登”,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作品本身,而非外在的荣誉或成就。同时,以“青竹”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暗含对后辈的勉励与期许,希望他们能在诗歌的道路上不断攀登,超越自我。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独到见解和深厚造诣,也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元思朋微韵二首(其二)

宫衣我已换禅衣,读得狐书颇造微。

晚岁斗思蓬□去,早年浪夺锦标归。

多生自苦滔滔是,一悟应知念念非。

投老但留诗癖在,羡君珠玉入毫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苦雨

半春常值雨,人叹久难禁。

桥断溪仍涨,秧寒水更深。

老天因底漏,无日不重阴。

兀坐凭谁诉,愁多只自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刘躔甫七十

早岁耽诗学乐轩,如今霜鬓作吟仙。

回思同舍二三子,几见生朝七十筵。

竺岭佛来争四日,崆峒人在更千年。

称觞岂必缠头锦,醉舞何妨共醵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别吴帅恕斋(其一)

学问功深道得民,但曾补处誉俱新。

来为闽岭诗书帅,归作甘泉侍从臣。

政剧不辞身自苦,施多却似郡非贫。

前贤好事推行遍,玉帐如今有几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