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篪屡督烹茶仍作诗次其韵

老寄馀生山水窟,寂无朝烟屈硉矹。

客从何方问栖隐,无人应门杖藜出。

言间遗我翠玉饼,把玩芳香袭呼吸。

便欲洗盏试水品,肠胃空枯恐称屈。

缄藏小箧挂东牖,惕若虬龙随手入。

云涛雪浪有变化,扃鐍苞苴何郁郁。

痛尝七碗岂不愿,待营一饱终无及。

穷人谈富如画饼,浪说烹炮诧知识。

真求大嚼荐茗饮,可笑诗人太痴绝。

岂惟枵腹误指染,更并丽句成乾没。

亦知且具衲子供,浇淋蔬笋供一啜。

恐君肺腑出宫商,造物反怪太喧聒。

又恐展转夜不寐,深思危虑比孤孽。

何如待我食万钱,东阁大开玉醅泼。

翠娥捧香沃烦腻,醉起一笑天地阔。

男儿盖棺事始定,所不践言有如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山水之间的生活情景。开篇便以“老寄馀生山水窟,寂无朝烟屈硉矹”勾勒出一幅静谧幽深的山居图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亲近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

接着,“客从何方问栖隐,无人应门杖藜出”写出了隐者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以及他那不为物欲所动、专心于山水之间寻找内心平静的情怀。

“言间遗我翠玉饼, 把玩芳香袭呼吸”则是对友人馈赠的翠玉饼的一种感慨,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也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便欲洗盏试水品,肠胃空枯恐称屈”则是诗人在品尝山中清泉时的一种担忧,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简单与纯净的追求,以及对物质满足的不易得也。

“缄藏小箧挂东牖,惕若虬龙随手入”写出了诗人对珍贵之物的保存和珍视,以及他在山中自由自在地生活状态的描绘。

接下来的“云涛雪浪有变化,扃鐍苞苴何郁郁”则是对自然界万象变幻的一种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

“痛尝七碗岂不愿,待营一饱终无及”写出了诗人对美酒佳肴的享受,以及他在山中生活的自在与满足。

“穷人谈富如画饼,浪说烹炮诧知识”则是对那些未曾亲历丰富生活的人空谈富贵和烹饪技艺的一种讽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真正生活体验的重视。

“真求大嚼荐茗饮,可笑诗人太痴绝”写出了诗人对于茶饮的热爱,以及他在山中以茶会友的生活方式,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寻精神寄托的生活态度。

随后的“岂惟枵腹误指染,更并丽句成乾没”则是对诗人的自我修养和文学创作的一种反思,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诗歌艺术的执着与追求。

“亦知且具衲子供,浇淋蔬笋供一啜”写出了诗人在山中以简单之物作为祭祀或供奉的一种生活片段,以及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

“恐君肺腑出宫商,造物反怪太喧聒”则是对那些不适应当环境的人们可能会有所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万物各得其所的理解与接受。

“又恐展转夜不寐,深思危虑比孤孽”写出了诗人在山中夜晚难以入眠时的种种忧虑和思考,这些都是他在山水之间生活时所面临的挑战和考验。

最后,“何如待我食万钱,东阁大开玉醅泼。翠娥捧香沃烦腻,醉起一笑天地阔”则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憧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以及他在山中所获得的精神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宁静,以及他对自然界的深切感悟和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299)

冯时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纸帐

野人抄溪苔,十幅围秋风。

缺月窥我床,皎皎一室空。

锦绣开华堂,坐挟不赏功。

戮辱在其后,居然是樊笼。

先生于此间,微吟和寒蛩。

须臾寝不梦,觉来日升东。

形式: 古风

到垫江先作诗寄郝令君蒙老

盛家山前古雀篱,寒烟冷雨别君时。

后来空作相逢梦,此处端成一笑期。

已听歌谣增喜乐,未闻謦咳祇飞驰。

急须倒屣迎徐孺,一榻高悬更为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何子应夜读书

轩顼握元气,尧舜法令疏。

三王备文物,古意渐欲无。

周平一东辙,列国异车书。

祖龙失云雨,大汉天为谟。

后更十数姓,年历几千馀。

沧海屡清浅,兴亡如合符。

生平笑书簏,远览资良图。

滑净一棐几,万代忽森如。

佳处仍三复,此意良不虚。

岂无太乙来,青藜夜相呼。

挈我游太初,天地如蜗庐。

以思不如学,圣言岂欺予。

形式: 古风

和张仁甫李花韵

江头谁家千树李,影落清江彻江尾。

风吹扁舟到花下,花间啁啾亦欣喜。

瑶林成径千步长,花光烛天天半香。

恍如坐我群玉府,飞琼酌劝青霞觞。

胜事此游难具列,照映肝肠尽明洁。

老怀已戒语作绮,新诗向拟风回雪。

东家西邻诗更奇,一时共借花光辉。

更须妙索留春句,无使花飞春告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