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母

身在青山里,心悬白发前。

饥来驱我去,老合抱孙眠。

习懒诗成癖,除愁酒亦仙。

定知贫有骨,差取世人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忆母》由明代诗人周一士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首联“身在青山里,心悬白发前。”开篇即以“身”与“心”的对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虽身处自然美景之中,但心中却始终挂念着年迈的母亲,这种情感的强烈反差,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母亲的深切思念。

颔联“饥来驱我去,老合抱孙眠。”则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念之情。当饥饿来临时,诗人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驱使,这不仅仅是生理需求的驱使,更是内心深处对母亲的牵挂。而“老合抱孙眠”,既是对母亲年老的感慨,也暗示了母亲在世时,自己曾陪伴她度过晚年,如今母亲已逝,只能在梦中与之相聚,表达出诗人对母亲的深深眷恋。

颈联“习懒诗成癖,除愁酒亦仙。”这两句诗则展示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生活态度。诗人因习惯于懒散的生活而形成了对诗歌的痴迷,诗歌成为了他排遣愁绪的方式之一,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酒也成了他的“仙”,帮助他在精神世界中暂时忘却现实的烦恼。这一联不仅反映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态度。

尾联“定知贫有骨,差取世人怜。”最后两句诗,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虽然贫穷,但依然保持骨气,这种坚韧不屈的精神,或许能获得世人的同情和理解。这里既有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也有对高尚品格的坚守,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忆母》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生活场景,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也展现了其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生活态度,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思的好诗。

收录诗词(10)

周一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昆彦,讷子。明神宗万历间举郡博,两中副车。恬淡自守。清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一八有传

  • 字:贵谔
  • 号:石林
  • 籍贯:东莞

相关古诗词

雨中渡韩泷

韩泷临绝巘,眺望俯层台。

玉柱从天下,银河倒地回。

飞流奔万马,触石动轰雷。

坐见安澜者,那知济险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归至宜章寄卫勉斋

颇忆来时路,风尘隔岁华。

梨花千万树,茅屋两三家。

古堞喧归鸟,疏烟带晚霞。

美人修竹里,怅望海天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寄陆载之

短发论文日,头颅今若何。

贫非缘酒债,瘦岂为诗魔。

野梦徒蕉鹿,时情任雀罗。

谁能游五岳,婚嫁累人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夏日书怀寄谭山人永明

长夏迢迢叹索居,侧身天地一蘧庐。

浮云白日悲歌里,秣马中原感慨馀。

未信文章雄海峤,肯将勋业问樵渔。

贾生才调应殊绝,千载犹闻痛哭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