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葛篇

种葛南山下,葛藟自成阴。

与君初婚时,结发恩义深。

欢爱在枕席,宿昔同衣衾。

窃慕棠棣篇,好乐和瑟琴。

行年将晚暮,佳人怀异心。

恩纪旷不接,我情遂抑沈。

出门当何顾,徘徊步北林。

下有交颈兽,仰有双栖禽。

攀枝长叹息,泪下沾罗襟。

良马知我悲,延颈对我吟。

昔为同池鱼,今为商与参。

往古皆欢遇,我独困于今。

弃置委天命,悠悠安可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曹植的作品,名为《种葛》。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充满了深情和悲凉,是一篇表达离别之痛、怀念过往美好时光的抒情诗。

"种葛南山下,葛藟自成阴。" 这两句开头便营造出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景,通过对南山下葛藤生长的描绘,设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接下来的 "与君初婚时,结发恩义深。欢爱在枕席,宿昔同衣衾。" 描述了夫妻之间最初的美好时光和深厚的情谊。这里的“结发”象征着婚姻之始,而“同衣衾”则表达了彼此间的温馨与依赖。

在 "窃慕棠棣篇,好乐和瑟琴。" 中,“窃慕”表现出诗人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和怀念,而“棠棣篇”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音乐或歌曲,这里用以表达夫妻间的和谐与快乐。

随后的 "行年将晚暮,佳人怀异心。恩纪旷不接,我情遂抑沈。" 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变迁。诗人深感岁月匆匆,而所爱之人的心思已发生变化,自己的情感也因此陷入深沉的忧虑。

接着 "出门当何顾,徘徊步北林。" 描述了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和彷徨,他在外面的世界里徘徊,似乎在寻找失去的情感依托或是心灵的慰藉。

接下来的 "下有交颈兽,仰有双栖禽。" 使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比喻人世间的冷酷和孤独,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沉重。

"攀枝长叹息,泪下沾罗襟。良马知我悲,延颈对我吟。" 中,“攀枝”表达了深切的怀念,而“泪下”则是这种怀念所引发的情感爆发。诗人借用“良马”的形象,表现出它能理解主人的哀伤,这种情感的交流在这里显得格外动人。

最后 "昔为同池鱼,今为商与参。往古皆欢遇,我独困于今。弃置委天命,悠悠安可任。" 诗人通过“昔为同池鱼,今为商与参”这一对比,表达了过去的美好和现在的孤单,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落差。诗末两句,则是一种无奈的接受和宿命观的体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人生变迁、情感离合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是一篇极具表现力的古典抒情诗。

收录诗词(140)

曹植(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结客篇(其一)

结客少年场。报怨洛北芒。

形式: 押[阳]韵

结客篇(其二)

利剑鸣手中,一击而尸僵。

形式: 押[阳]韵

虾䱇篇

虾䱇游潢潦,不知江海流。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世士此诚明,大德固无俦。

驾言登五岳,然后小陵丘。

俯观上路人,势利惟是谋。

雠高念皇家,远怀柔九州。

抚剑而雷音,猛气纵横浮。

汎泊徒嗷嗷,谁知壮士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应氏诗二首(其一)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

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

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形式: 古风